第1501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2/3页)

作为长孙家的分支,他不是不大看好长孙家跟李宽相斗的结局的,但是他也做不了什么。

既然选择了辅助李承乾,跟着来到了太子港,那么他的心思就在太子港上面了。

每次看到《大唐日报》或者是其他报纸上有跟太子港相关的报道,他都要逐字逐句的看几遍。

仿佛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

“还有什么事情,是你想说的吗?”

李承乾这段开始对李宽编写的算学和格物学相关的教材很感兴趣,一门心思都放在做学问上面了。

还别说,不差钱的情况下,很多小实验都可以亲自动手去做,那种成就感还是满满的。

长孙家庆自然也知道自家郎君最近一年的变化。

“观狮山书院在大唐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太子港也开设一家书院?

哪怕是规模只有观狮山书院的一个零头,对于太子港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越是在海外奋斗,就越是知道学习什么东西是有用的,学习什么东西是基本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

很显然,观狮山书院教授的很多东西,是长孙家庆认为有用的。

“要开设一个书院,倒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开设一个跟观狮山书院一样性质的书院,可能比较困难。

想必你也知道,在长安城里头有许多的番邦属国的勋贵在那里求学,但是观狮山书院是几乎一个人都没有收。

哪怕是要外人,也只能去到经学院,其他的学院是绝对不收的。

很显然,他们是不想一些东西被番邦属国的人学走。

我们太子港这边,虽然也都是唐人,但是毕竟远离大唐,很难让人相信我们不会把信息给泄露出去。

所以我觉得顶多就是把家学的规模扩大一下就可以了,书院的建设,暂时还不成熟。

当然了,如果只是修建一个孔子学院的话,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李承乾斟酌了一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孔子学院要是能够修建,那也比什么都不做的好。如今太子港里头各种各样的人都越来越多了,提高一下大家识文断字的水平,还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长孙家庆有点失望,不过也没有什么办法。

有些东西,可不是他能够改变的。

“郎君您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还有一个提议,可不可以安排一部分人员去到蒲罗中或者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学习一下。

今年以来,太子港附近的土人,跟我们之间的冲突,明显变多了。

虽然他们现在还不敢直接冲击我们太子港,但是迟早双方之间的冲突会变得更加大的。

我们有必要未雨绸缪。”

长孙家庆的这个提议还是非常关键的。

一直以来,大唐对出海的船只上面携带的兵器的管理,其实是比较松的。

各个商队也都基本上会配备一些护卫或者镖师。

像是顺风镖局,出海的护镖人员数量,已经达到整体业务的一半了。

但是由于李承乾身份的特殊性,他除了当初跟着自己一起去到太子港的流放人员之外,其他的护卫人员,基本上没有什么增加。

特别是正规化的军事训练,就更加没有了。

没办法,谁让他的身份这么敏感呢。

这要是他在太子港这里大力的发展军事,到时候传回到长安城之后,被人弹劾一把,指不定就出大事了。

“这个问题,容我写一封信回长安城,看看情况之后再说。

当然了,如果这段时间土人敢作乱的话,你们也不用客气,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澳洲这里,并不是没有原住民的。

只不过这些部落都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战斗力比较差。

但是你架不住人家人多啊。

听李承乾这么一说,长孙家庆觉得有点失望。

太子港距离长安城太远了。

哪怕是不考虑路途中可能碰到的飓风等各种风险,正常从太子港到长安城的船只,也需要花费三个多月的时间。

来回一折腾,再加上到了长安城还不是马上就可以返程,等到收到回信之后,也许就是七八个月以后了。

每一次都需要这样的话,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郎君,要不这样,我们先雇佣顺风镖局的人来我们太子港,据说顺风镖局在南洋有一个训练基地。

我们雇佣个百来号人过来,以他们作为教谕,给我们培养一两千护卫,基本上短期内就够用了。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战马的话,这些顺风镖局的镖师直接就可以化身为骑兵,以一敌十的冲击土人的队伍也是没有问题的。”

很显然,长孙家庆不想被动的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