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成婚(第2/3页)

若只是因为这个就胡乱猜测一个军功显赫的镇边亲王。鄂国公只想说,这儿下去,就算原本人不想反也要反了。

鄂国公也是跟着先帝造反起家的,自然比寻常人更明白一些。除了那些真的野心勃勃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以外,绝大多数人除非是真的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有多少人愿意起兵造反?那可是拿着身家性命赌博的玩意儿。

博的玩意儿。

周襄被他堵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他一个读圣贤书的人总不能说他就是这个意思吧?

鄂国公冷声了一声,望着周襄道:“周大人,咱们做臣子当做的是便是忠心辅佐陛下。陛下若有什么不当之处,也该忠心劝谏才是。文死谏,武战死,前者不正是那些御史天天挂在嘴上的么?”周襄被气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鄂国公这话分明是在说他不知劝谏君王不说,还跟着挑拨陛下和藩王之间的关系。周襄只觉得嘴里一阵发苦,虽然他也是赞同陛下撤藩的想法的,但是却从未想过操之过急。实在是陛下因为一些不可说的原因,非要针对燕王和卫君陌不可。但是这样的理由若是说出来,在鄂国公这种根本不懂什么帝王心术的人眼中,分明就是无稽之谈,不说也罢。

周襄虽然生气,却没有多说什么。他心中清楚得很,元春对朝廷忠心耿耿,南宫怀之后元春就是硕果仅存的开国老将了。更何况,他还是皇后的亲生父亲,皇长子的亲外公。不到万不得已,皇帝是绝对不会动元春的。

深吸了一口气,周襄敛去了脸上的怒色,勉强一笑道:“鄂国公误会老夫的意思了。”

鄂国公也不想真的跟周襄闹翻了,比起自己这个手握重兵的国丈,萧千夜真正信任的还是这些从小教授自己学问的老师老臣。鄂国公微微点头,算是将这件事揭过不提。周襄只在心中暗叹带着元春一起来根本就是碍事,早知道他如此顽固,当初根本不应该带他来。

周襄却不知道,他们如今在幽州能有这样好的待遇,泰半都是元春的功劳。燕王1再不待见他们这一行人,但是对于元春这样的开国老臣,多少还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眼看着正午时分将至,远处的街道上传来了欢腾和唢呐鼓点的声音。元春站起身来道:“燕王府两位公子出门迎亲去了,咱们也该回去了。”他们既然是来参加婚礼的,自然也要做出参加婚礼的样子。一大早跑出来已经有些不好,总不能真的连婚礼都错过了。周襄也知道鄂国公说得在理,起身点了点头两人一前一后朝楼下走去了。

燕王府里,今天自然是宾客盈门。许久没有出门见客的燕王妃也收拾了一番,穿着亲王嫡妃的正式礼服出现在众人面前。虽然大病初愈,脸色还有些不还看,不过经过身边丫头的巧手略施薄粉,笑吟吟地看上去倒也是满脸喜气。半点也看不出来对这桩婚事有什么不满。

南宫墨和陈氏一左一右跟在燕王妃和长平公主身边接待女眷。幽州城中数得上的贵妇大多也只是在上次燕王府的宴会上见过南宫墨一面,并不怎么熟悉。此时看到她跟燕王妃世子一起跟在燕王妃和长平公主身边,倒是对这位长平公主的儿媳更多了几分看重。不过南宫墨长时间不在幽州,在许多人眼中倒是留下了一个不爱应酬的印象。也只有少数知道内情的人才知道这位公主的儿媳,先帝御封的郡主的行踪了。

陈氏好不容易被放出来见客,自然也不敢再有什么差错。跟在燕王妃和长平公主身边竭力的奉承。只是她这些日子颇为焦虑,刚刚小产不久又没有好好调养,神色倒是比燕王妃这个大病了一场的人还显得有些黯然了。看在这些贵妇眼中,又不知道脑补出了多少事情。

“恭喜燕王妃了,愿两位公子和少夫人白头偕老,早生贵子。”薛家夫人带着两个女儿大大方方的出现在人前。之前燕王府二公子和薛家大小姐的婚事幽州城里的人们大都是听说过的,原本以为两家必然是有些隔阂,倒是没想到薛夫人大大方方的带着女儿前来道贺,就连那薛大小姐也是一脸得体的笑意,丝毫看不出强颜欢笑的模样。如今燕王府二公子大婚,薛家大小姐也即将出阁,显然两家都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中。心中也不由得称赞薛家大气,原本两家有了隔阂的猜测不攻自破。

燕王妃脸上含笑,只是看向薛云云的时候眼底闪过一闪而过的遗憾。含笑道:“你们家大姑娘婚期也近了,大家同喜。到时候可要请我去吃一杯喜酒。”薛夫人欢喜地笑道:“王妃能够赏脸,是这丫头的福分。”

长平公主也笑道:“夫人到时候可别只记得三嫂,倒是将我跟忘了。”

薛夫人连道不敢,之前退婚的事情对薛云云的名声到底还是有些影响。但是如果出嫁的时候有燕王妃和长平公主亲自驾临的话,谁还敢多说什么?想起两个女儿之前跟自己说的话,薛夫人对坐在长平公主身边的南宫墨也偷去了感激的一瞥。南宫墨浅浅一笑,点头示意。燕王府和薛家的婚事破裂已经是定局,但是燕王府却不能因此而让薛真这员悍将心生芥蒂。就算结不成婚,也不能结成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