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知儿莫若母(第2/3页)

“郑王殿下那里…”

皇后叹气,“当年本宫最头疼的是炽儿,如今才知道原来是本宫错了。”当年她忧心儿子撑不起燕王府,哪里会想到现在?

“娘娘别想太多了,郑王殿下自然是孝顺娘娘的。”

皇后冷笑,“他跟本宫置气,你以为他是为了朱初瑜?”

宫女不解,前些日子娘娘不就是因为郑王妃跟郑王殿下生气么?郑王殿下一怒之下甚至还说出了楚王妃才是娘娘的亲儿媳妇的话来。所幸当时在场的都是娘娘的心腹,才没有传到陛下耳中。否则对母后不敬只怕郑王殿下又要吃一顿排头。

皇后淡淡道:“他们几个兄弟,最小的老五还看不出来。四个大的都说楚王最冷酷无情,但是本宫看来,最无情的只怕还是炜儿。当初陈氏那样,炽儿也还要替她求情。那是真的念着几年的夫妻感情。但是千炜…他只是不忿觉得我们偏心而已,若真有什么事,第一个抛弃朱初瑜的定然不是本宫和陛下,而是他自己。”说到此处,皇后也忍不住苦笑,“本宫怎么会教出这样的儿子?”皇后想不明白,自己的教养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聪明才智是天生的无法强求,但是千炽和千炯至少性子都还不错啊。萧千炜这样的性子,倒真是天生的皇家人的性格,可惜…他还不够聪明。他看不明白帝王心,她却能看明白。不阻止难道她要让他自己去找死?

宫女不敢再说,只得低下头轻轻地为皇后按揉着太阳穴,好让她能够舒坦一些。

“这日子过得…还不如在幽州不回来呢。”寂静的宫殿里,皇后的声音有些黯然地响起。

晚上,太初帝在宫中设宴为瓦剌使者…现在要说明德郡王接风。以前先一步赶到的南越使臣和安济使臣也同样列席。同时列席的还有一直在金陵没走的齐王和走了又回来了的宁王。瓦剌归附大夏的消息白天的时候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金陵。南越和安济使者看向瓦剌使者的神色也有些变化。归附之后,瓦剌和大夏就算还说不上是自己人,却也比他们这些人要亲近的多了。明德郡王倒是不以为意,瓦剌跟这两个国家一不接壤二无往来,根本没有必要关注他们的态度。他现在需要关注的是北元王庭还有太初帝打算何时出兵而自己又能从中分的多少好处。

南越是什么想法大家心知肚明,至于安济存在感就稍微有些弱了。无论是太初帝还是朝中权贵都有志一同的无视了这个小国。实在是这个国家很是奇葩,别的边陲小国是中原强盛时归附,虚弱时背离,这本就是人之常情,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安济却是时不时想起来就要跟你打打,打不赢就称臣。过一段时间想起来了再打,打完了看不行又求和。无论中原王朝再怎么加恩它依然要跟你闹,甚至在当年北元入住中原的时候,帮着北元人狠狠地捅了前朝一刀。等到北元不行了,它又立马投向大夏。只是因为安济地处偏僻,地势险要,而且十分的贫穷,历代中原王朝对大肆兴兵打这么一个小国兴趣都不大,才让他折腾了这么多年。毕竟,这样一个民风彪悍,出尔反尔又穷困的地方,打下来也只能给自己拖后腿。说不定三天两头的既要平叛赈灾,中原自己还有许多地方百姓吃不饱饭呢。

太初帝和先帝的想法很一致,他们对安济都没有兴趣。如果是国力强盛,说不定还能先抽他几下,但是现在大夏自己还有待努力,边患未清,那么安济能安静地待着就行了。

大夏不在意了,安济国王反倒是热情了许多。是不是派人来金陵朝贡一下,可惜先帝是个小气鬼,太初帝也没多大方,稍微大方一点的萧千夜没在位几年就下去了。安济使臣每次拉着一堆土特产来,只收到另一堆土特产回去,十分悲伤。

三个国家,三位公主,风情各异。

南越苓香公主妩媚明艳,瓦剌东珠公主爽朗大方,而安济的安淑公主却是十分恭谨有礼,颇有几分金陵大家闺秀的风范。

南宫墨觉得,自己有些明白为什么这三个国家的人使臣要提前赶到金陵了。不说打探消息什么的,联姻么…重要先培养一下感情吧,挑选一下人选吧?看到对面宁王正挤眉弄眼的对着自己使眼色,南宫墨淡淡一笑,扫了一眼对面的公主们表示:比起卫君陌的侧妃,公主应该对亲王正妃的位置更感兴趣才对吧?

看明白了南宫墨的表情,宁王殿下顿时蔫了。瞄了一眼三位公主,嗯,长得倒是都十分不错,特别是那位苓香公主,几乎可以比得上他花园中的那些娇花了。可惜,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角色,宁王殿下表示对南宫墨这类型的,以及比她更凶悍的,都没有兴趣。

“十七弟,做什么怪模怪样的?”太初帝在殿上看到宁王的表情,有些好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