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入宫(第2/3页)

“茂陵马氏?”

第五霸更是惊喜连连,激动到差点把怀里的娃儿摔了。

马家他是知道的,马援与第五伦有交情,如今马余已为扬州牧,马员为北方增山郡连率(上郡),马氏要阀阅有阀阅,要家底有家底,听第五伦说,马氏淑女家教也好……

第五霸顿时醒悟:“难怪伯鱼过去有事没事,就派人去给马氏送土产,原来是早就谋划啊,大善,有老夫当年的风采!”

他立刻派人……不,是亲自去张罗此事!顺便将那份长长的联姻名单给扔灶里烧了。

第五霸甚至顾不上他俩小儿子哭闹了,仓禀里的存粮丝绸要清点,纳征时彩礼可得给足,不能叫马氏小看了。婚礼必须大操大办,亲迎的车马也得早早备下,一定要匀驷的百金好马!不但第五氏要忙活,宗族里其他人也要发动起来,这件事,他们与有荣焉。

盘算着要忙的诸多事,第五霸笑得合不拢嘴,还喃喃道:“我家竟与顶尖士族结了亲,真是一份做梦都没想到的好婚姻。”

第五伦再升官,他们家再殷富,第五霸潜意识里那种庶族寒门的自觉仍在,总觉得自家是暴发户。

往前几代十几代,那些所谓的豪门士族,谁不是暴发户?

“大父。”第五伦看着老爷子开心的模样,心中暗道:“往后你没想到的事,可数不清呢!”

……

登门问名之事虽提上了日程,但有件更着急的,那便是第五伦面圣之事,毕竟扔着公务先办私事,对象父亲还是在逃通缉犯,若被有心人参个大不敬就不妙了。

第五伦先到常安郎署报到请求谒见,又等了一天后接到通知,让他明日入宫。

翌日,第五伦穿戴好一身崭新的绛色官服,腰挂印绶,头戴上次王莽所赐麟韦之弁,他很期待今日的会面。

去年鸿门大营虽然谒见过王莽,但隔得远,连模样都没看清,这次进宫面圣,应该能更近点,瞅瞅老王尊容吧。

带第五伦入宫的人,正是在刘歆家打过许多次照面的五官中郎将刘叠。

“伊休侯,国师公无恙焉?”

第五伦见面后小心询问,远在新秦中,他都听说太子被废的消息,这对太子岳父刘歆来说,简直是天塌下来了,国师公身份变得十分敏感。

再加上前段时日那位汝南人郅恽冲塔上书,要王莽归政于汉家刘氏,王莽指不定会对刘歆有想法。

但奇怪的是,王莽对刘叠依然十分宠信,仍为五官中郎将,统领郎官,宿卫宫内。

刘叠笑道:“大人近来连朝都很少上,只修生养身,不见外人,独在闲暇时拼命割圆。”

第五伦有些惭愧,刘歆曾帮过他,可这节骨眼上去拜访,对双方都不利。

刘叠在前引路,带着第五伦从苍龙横亘的东门苍龙阙进了寿成室。

寿成室,其实就是未央宫改个名而已,前汉时一共东、北两门,北门叫玄武阙,不过王莽当权后,又拆了一段城墙,添了西、南两门。

南为朱雀阙,方便他去常安城南大兴土木修建的明堂、太学、辟雍及正在建设的九庙祭祀。

西为白虎阙,王莽对游山玩水毫无兴趣,唯独喜欢西边建章宫内的太液池渐台,常通过廊桥过去避暑。

第五伦一路看着新鲜,这寿成室确实有大国宫殿的气派,只是颜色素雅,以黄墙黑瓦为主,与后世故宫的红墙绿瓦截然不同。

入了苍龙阙,才算进入“宫中”,属于宫室外围。里面还有一道宫墙,亦有四门,过去叫公车司马门,公卿车乘至此必须下来步行,如今改名“王路四门”。

入了王路门,则是前廷中枢,远远能望见,一座规模宏大的巍峨宫殿屹立在龙首山岗,一座座殿堂从北到南,从山岗到山脚依次排列。

那就是前殿,如今叫“王路堂”。

古朴的竖钟架在宫院中,殿上横架着形如飞龙、曲如长虹的殿梁,椽桷排列整齐,飞檐似鸟翼舒张,厚重的栋桴如奔驰的骏马般排列气势恢弘。

第五伦听扬雄和桓谭说过,王路堂前,过去还有秦始皇帝所铸,十二个巨大的金人立于正门外。但王莽当权后,认为这是秦时旧物,必须破除!于是就乘着修白虎、朱雀两阙的时候,让人连拉带拽运出宫了。

原地只留下十二金人伫立两百年后,留下的深深印记,第五伦估摸着,自己躺下都填不满那巨大的脚印。

王路堂是办大事用的,单独的谒见一般安排在皇帝办公的宣室殿。

宣室较王路堂稍小,但戒备依旧森严,卫士们一个个虎头燕颔,魁梧雄健,椎髻戴冠,手持大戟,威严赫赫。

第五伦先被引到了殿侧的画室,这是等待召见的地方,自有礼官给他演示待会谒见时的礼节,一板一眼,王莽应该是个很在意礼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