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该死(第3/3页)

王莽大喜:“如此说来,彼辈不足为虑?”

严尤只含蓄地说道:“岂不闻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这是在警告王莽,小心群盗们变成了陈胜吴广。

王莽了然,心里不太高兴严尤将新与暴秦相比,但嘴上感慨道:“卿当年说恭奴大可日后再图,应先忧山东盗贼,如今看来,确实是忠恳良言。”

他话语温和下来,叹息道:“青徐、荆州大盗肆虐,地方几乎糜烂,伯石,你说一句实话,予如今亡羊补牢,为时晚乎?”

这真是破天荒,皇帝居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让严尤心里一热,这才是当初没代汉前,那个谦卑虚心的摄皇帝、安汉公,那个让他们这群希望改变世道的士人倾心追随的人啊。

在糊涂乱来了十多年后,那个英明的王莽终于回来了么?

在严尤看来,天凤六年自己进言不可伐匈奴时,国内盗贼不过是肌肤之患,针石之所及也。

如今晚治了两年,病情恶化,已至肠胃,但若是能用火齐猛药治之,还有缓解的可能。

严尤觉得,这大新还可以挽救一二,更何况食人食者死其事,纵是病入膏肓,他也要试一试!

于是严尤下拜稽首,欣慰地说道:“陛下,当然还来得及!”

但刚刚正常了片刻的王莽,很快又开始神经刀了,在让严尤作为纳言,管理天下钱谷的同时,王莽一拍脑袋,决定在给州牧、郡尹、县宰兵权后,也让九卿们为国效力,和周朝时一样文武结合。

朝廷中的三公九卿均挂“大将军”称号,严尤就是“纳言大将军”。

王莽又亲自授予严尤斧钺:“伯石,予想让卿,去平定南方荆州之贼!”

纵观国内盗贼,乃是青徐的吕母、樊崇先起,如今也势力甚大,已经到了州郡难制的程度,所以王莽才派遣太师羲仲景尚等亲自去统筹青徐兖三州之兵进剿。

景尚等人倒是频传捷报,今日杀盗贼数百,明日斩贼首上千,东方形势一片大好,王莽稍稍放心,却不料南方又出了暴雷。

如今这绿林也坐大了,而且距离中原腹心较青徐更近,顿时吸引了王莽的注意力——更别说他前几天才看到了那个“谶纬”,对荆楚更是上心。

费兴不懂兵,甄阜不敢随意出郡,光靠荆州一家是不行了,王莽需要一个人前往豫州征兵,然后南下统筹荆扬军务以剿贼。

他相中了大兵法家严尤,打高句丽的仗,他不是办得挺漂亮,而在庙算定策时,事实也证明严尤总是正确的。

王莽颇为大方:“卿需要哪些人手协助,尽管说来!”

严尤不假思索,第一时间想到了他的弟子、福星。

“臣想恳请陛下,将第五伦交给臣来调遣!”

第五伦若是知道严尤这么看得起自己,肯定要骂娘,一个二个都想坑他。

倒是王莽大疑:“为何?”

严尤道:“伯鱼年纪虽轻,却知兵,臣的兵法韬略,他学了不少,先时在新秦中更击破胡虏入寇,亦是将军之才也。”

“再加上第五伦得扬子云真传,熟知各地方言,又曾南下前队,更可为臣助力。”

理由很充分,但王莽可不放心让关系太好的两人为正副,独领一方大军。更何况,谁让冀州的消息,比南方来得早呢?若要论两事的严重,比一比对新室的威胁程度,在王莽心中,前者还更急于后者!

于是王莽只道:“伯石,且让那位也是在新秦中立功的窦融,封为偏将,做你副手吧,先前第五伦问对时,曾盛赞窦融用兵远胜于他。”

“至于第五伦,予另有安排,已经在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