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雪上加霜(第2/3页)

而作为辅助第五伦平逆的功臣,马援、耿纯二人都被王莽封为“男”,第五伦在诏书里表示希望让马援作为县宰,分豪右之势的请求也得了准许,假宰转正。

因为前任郡丞、属令都因牵涉叛乱被撤职的缘故,诏书里还让第五伦举荐一个有功之人,作为六百石郡丞协助他治郡。

当然,郡里真正的二把手郡属令(都尉)是肯定要中央另派的,且按照王莽制衡臣下权力的习惯,一定是第五伦不熟的人,现在大概还在路上,郡里的军政大权,还是要第五伦一把抓——可他抓到手其实只有一把鸡毛。

所有人都以为,这郡丞一职,肯定是耿五官囊中之物,倒是知道内幕的耿纯笑而不言。

最后这郡丞一职,落到了一个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人头上。

“督盗贼李能字伯用,陛下亦封为男爵,功勋卓著,试为郡假丞,待吾禀于朝廷后转为正职!”

……

魏郡中重要的武职有二,一为兵曹掾,受命于属令,驻扎在东方百里外的魏县,将郡兵两千。

次为贼曹掾,也就是督盗贼,理论上听命于郡尹,驻扎在邺城,将郡兵一千。

作为过去百年豪强与郡府斗争取得胜利的结果,兵曹掾和督盗贼,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督盗贼归李家,兵曹掾归郡东诸姓轮流担任,操持兵权,这就决定了他家在郡中的权势。

可现在,第五伦却给李能送了一份有毒的饵食,秩才比四百石的他,得到了升官为六百石郡丞的机会!

“郡丞为郡尹副贰,佐二千石掌众事,乃是郡中三号人物。”

“可谁不知道,如今这郡丞,不过是一个养老的虚职而已。”

自汉以来,在朝廷默许下,守、尉、丞的地方三权分立,有向郡守集中的趋势,开始变得军政民法样样都能管,又有门下诸吏,郡丞职能基本被架空。这也是无奈,若非如此,二千石就更斗不过豪强了。

所以李能很清楚,拱手让出督盗贼之职,就意味着李家抛弃兵权,将郡城附近千余兵卒拱手相让,虽然里面的基层军吏多是李家培植的党羽,可第五伦可不是文官出身,而是在新秦中与匈奴打过仗的,军中的门道他还能不知晓?迟早会被一点点拔除。

这一招反制让李能难受至极,推也不是,接也不是。

他以自己左手残缺为由婉拒,可第五伦却表示,正是为了关照李能,才让他任此职务的。对啊,既然连清闲文职的郡丞都嫌累,那还赖在武职督盗贼上不让作甚?

李能又以粗鄙无文辞让,第五伦仍不允。

就在李能陷入维谷之时,倒是亲家西门平过来,代老爷子给李能指点了迷津。

“事已至此,不如退一步。”

“既不做郡丞,也不当督盗贼,告老归乡!”

“西门老儿欲害我焉?”李能先是勃然大怒,旋即却反应过来了。

确实,现在的斗争,随着黄泽贼被收编,虽然李能指使钦口贼劫了粮,但在郡府,仍是第五伦稍占上风,随着选贤任能、招徕豪右、给邺吏们发足额俸禄等事,邺城已经快要归心了。

李能手里虽然有千余郡兵,但城门防务渐被第五伦安插亲信控制,郡卒被排挤到了城墙之外,第五伦缩在郡府里不好刺杀,李能还能孤注一掷造反不成?西门氏和邺县宰不一定会帮自己,而若引来王师,那就麻烦了。

进不能进,倒是西门延寿这个“退一步”的提议,能让李能抽身。

李家在西北三县势力极强,背靠太行易守难攻,可发徒附族兵两千,加上一千多铁官奴,以及钦口山盗贼千余,能得四千之众,若能裹挟三县官吏百姓,则兵势过万,那才是他的倚仗。

与其在邺城被捧成无权的郡丞,被困于笼中,任由第五伦控制郡城,不如退回西北,第五伦便奈何不得他家丝毫。

一念至此,李能倒也干脆,再度以手臂伤残,冬日剧痛为由辞了官职,只带着王莽封的“男爵”,乘夜离开了邺城,折返回武安。

在回家的路上,李能已经想好了下一步的斗争方式,那就是让魏郡内忧外困,叫第五伦无暇顾及自己,他只叮嘱弟弟道:“立刻派人去邯郸,谒见赵王世子刘林,就说,我有事关河北诸刘生死存亡的消息要禀报!”

……

李能直接开溜,这确实是“料事如神”第五伦没想到的。

这一抽身确实是鸟入山林鱼入深渊,用郡丞之职架空李能,最后慢慢控制在邺城做人质的打算是落空了。

但不妨碍大的结果向好,第五伦火速点了平黄泽贼时作战勇敢的赵尨为督盗贼,这下贼真的要抓贼了,对李氏肯定掺了许多沙子外来人难以指挥动的郡卒亦不急着沙汰,先放在城外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