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传统艺能(第2/3页)

“汝管这叫饭?”第五伦让人按住这官儿,叫第七彪抓起几把夹沙带糠的饭,就往那官吏嘴里塞,还要看着他们艰难地吃下去,跟填鸭似的。

粮吏只能艰难地咽下,被沙子膈得喉咙疼,只求饶道:“维新公,小人冤枉……”

又一个粮吏被拿下,为何会如此?第五伦当然清楚。

去年,流民入关者数十万人,皇帝倒是好心肠,乃置养赡官,不要让饥民们饿死,然而各层贪污下来,分到流民手中就没多少粥了,竟使得饿死者十之二三!

没饿死的被逼无奈,多受本地人贿赂,顶替其作为壮丁。然而从郡县驱赶壮丁汇拢的路上,依然致死无数,贪官污吏夺其口粮,强迫行军,鞭挞虐待,遗弃病兵,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到了营中,还是挨饿。这鸿门大营接收丁壮之后,视同囚犯,锁闭于营内,饮食起居,漫不关心,疾病死亡,任其遗弃。而各级官吏,则乘机大吃空饷。

“浮报接兵数目,侵吞军费、军食,任令士兵饥饿,盗卖士兵被服,不顾士兵寒冷。”第五伦随便都能点出他们可能干的事。

而等到三天后,大营汇拢的丁壮人数统计出来后,第五伦更是服了。

“不到四万人,居然能吃出八万的粮来!”

这可不是一般的仗,而是决定新室存亡的一战啊。

第五伦看向自己的副手,莫名其妙被王莽任命的“偏将军”梁丘赐:“梁丘将军,当年猪突豨勇营中,空额也不过十之二三吧?”

“人心不古,人心不古。”

梁丘赐没有丝毫惭愧,他当年在军中,也算“有良心”的官吏,虽然比起第五伦、窦融不如,却也比大多数官儿都要“仁慈”,死在他手下的壮丁绝不会比别人多。

第五伦笑呵呵地说道:“各营尚未分行伍,有机会贪墨者唯独各层分管之吏。这些人,统统杀了肯定有冤枉,依我之见,不如按照克扣粮食比例来杀。”

这一招实在是太过清奇狠辣,不但大司马董忠、梁丘赐目瞪口呆,连第五伦的属下们也愣了。

尤其是也干过粮官的任光!

第五伦扫视众人,这一刻,神情真是狠辣类枭!

“克扣军粮三分之一者,则杀其营官吏三分之一。”

“贪一半军粮者,杀其营官吏之半,何如!?”

……

几十颗粮吏脑袋插在辕门之上,都张大嘴望着天,而矛尖从他们的嘴巴里伸出来。

梁丘赐牙齿打颤,他又看到了熟悉的一幕,此情此景令人心悸,第五伦当年掌握猪突豨勇,靠的就是这招啊。

一招鲜吃遍天,第五伦算是给吃尽苦头的壮丁们出了一口气,又派遣从魏地或临渠乡的亲信族人接替职务,点名让任光亲自统筹,而第八矫协助——学着点王莽,这才叫异论相搅,相互监督。

任光摸了摸自己粗脖子上的脑袋,决定拿出一百分的精神来,宁可下头怨声载道,也得让第五伦满意。

虽然蠹虫抓了不少,人数也厘清了,但第五伦要求,粮食还是按照八万人的给。

他与大司马董忠交涉的理由是士卒要赶远路,伙食决不能再差了:“此行长途跋涉,若是不想士卒半路便溃散的话,八万人的粮,我要一钟不少,统统送到鸿门大营来!”

董忠倒也十分配合,答应将情况上报,并亲自同纳言(大司农)交涉,让他们这些天就别贪了。

搞定这件事,让壮丁吃上一顿饱饭时,五月已过去了五天,王莽留给第五伦的两旬,只剩下四分之三了。

剩下半个月够干什么?无非是将魏地的八百士卒打散,安排进去充当士吏、什伍,起码要把行伍定好,完成这些,起码要十天,金鼓旗帜之类根本没空去练,看来军是难成了。

第五伦暗暗思量:“如此之兵,若是真让我带到前队,与已经打了无数次仗的绿林、汉兵较量,只怕又是一场大溃败。”

第五伦只能追求最低标准:让这四万壮丁,在接下来十几天时间不要再减员,收其心,煽其志,饱食半月后,至少要有力气,跟自己冲到常安城下!

而梁丘赐,亦被第五伦滥杀粮吏的举动吓到,是夜第五伦邀他和管后勤的大司马董忠军议,梁丘赐特地早到,拜在第五伦案几前。

“维新公,这偏将军一职,实是陛下一意孤行,非吾所欲也。”

梁丘赐也委屈,他当年在新秦中,想要掩盖无能纵寇不成,被第五伦一个背刺踹下桥,已被贬为庶民。

这之后,梁丘赐遂捡起曾祖父梁丘贺的《梁丘易》,想搞儒术混口饭吃,恰逢朝中暂缺梁丘易经的博士,与他家有故旧的大儒将梁丘赐推荐上去。虽然最终未能得到任命,但却进了一次宫,让皇帝重新看到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