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破釜(第3/4页)

这就使得长安的粮食市场断了供,仿佛人被卡紧了脖子,呼吸不得,数十万张嘴啊,每天都要吃嚼,第五伦当初给他们分的两月之粮,有的家庭省着一点,还有剩余,但不少民户已无米下釜。

东西两市的粮价已经突破天际,许多人扛着从宫里搬出来的鎏金器皿,精美漆盏,过去贵比黄金,如今却换不到一斗米粮。

缺粮加剧了治安混乱,但刘伯升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他现在基本放弃了长安,只希望能保住军队口粮不断,又让邓晨将渭南豪强召集在一起。

以霸陵人王遵为首,蓝田、槐里、盩厔、杜陵的几家大姓,第五伦起兵之际他们相迎,却没有像史氏、冯氏那般随之离开,他们舍不得土地,更何况乱世也是家族扩张的好机会,遂留在南边看形势。

亏得是遇上了刘伯升、邓晨这些还能商量的豪强,彼此打交道还算舒服,而刘伯升素有侠名,倒是挺对王遵胃口,他亦是为人豪侠,有辩才。

这些天见到刘伯升将宫室分给将士,王遵看到了机遇,立刻来拜见,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说是能解决困扰刘伯升的军粮问题。

这才有了今日的召集,除了王遵面带笑容外,豪强们也心里有些不满:“莫非又要征粮?”

前几天不是才凑了一次么?众人颇有些腹诽,然而当刘伯升入堂后,也不废话,直接举起酒盏,说起一件似乎不相干的事。

“诸君。”

“我当年在长安读太学,出了南郊,就能靠近上林苑。”

“虽然只能在外围看看,却能知上林之大,听说其东起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沿终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折,朝霞出自东沼,夕阳落于西陂,总共有数百里罢?”

“再冒着被官府缉捕的风险往里走一走,还能看到花草纷繁,眼花缭乱,左顾右盼,却见深林茂密,麋鹿奔走其间,甚至有南方犀牛。”

“若不是那些点缀其间的离宫别馆,我还真以为,自己在的不是关中腹地,而是云梦大泽呢!”

不知道刘伯升这是什么意思,却听他说道:“当时我就想,若是能在其间出入狩猎,该有多畅快!不知诸君,是否也有与我一样的念头?”

豪强们面面相觑,皇家禁苑啊,这是能想的么?

但刘伯升就敢想,不但敢想,他还敢干!

“我已将渭南宫室分给麾下将军、校尉。”

刘伯升看着王遵,朝他点了点头,说道:“但除了宫室外,上林苑方数百里,其中有囿九百顷,池十五所,什么灵昆、积草、牛首、荆池、东、西陂池……名字我记不住也叫不过来,前汉时归皇家所有,王莽时为五均六筦所控,如今,我欲与关中诸姓共分之!”

“什么!”

豪强们都惊得站起身来,虽然是皇室领地,但他们对上林苑的眼馋不是一天两天了。汉武时就有人试图侵其地牟利,被抓住处死,之后各代都不乏其事,但即便是王莽的新朝,他们也只敢在外围慢慢蹭。

可如今,控制渭南的刘伯升却大手一挥,好家伙,上林,不要了!

冈峦起伏笼众崔巍,深林巨木崭岩参差,八条河流流注苑内,对百姓而言,不能种地的地方只能砍柴狩猎采点山货。但于豪强而言,这些山林的好处多得是!昭宣时,贤良文学疾呼将山林“归之于民”,所谓的民就是这群有能力开发山林物产的豪右。

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怎么说来着?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梬枣杨梅……罗乎后宫,列乎北园。

果树、药材、薪炭、狩猎……哪怕是将林子烧了开地,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如今,这些可望不可得的好处,却以极其低廉的代价贱卖!

刘伯升对豪强们的要求也很简单:支援他一批粮食,每家数千石,再出动人力,分出一批丁壮来,每家数百人,交给他统一指挥!然后大手一挥,这个园,那片林,还有鱼塘,都是你家的了!

在王遵的鼓动下,众人都有些心动,这一趟集会,那些心疼粮食,亦或是还想在第五伦和刘伯升直接看看情况,借口没来的人肯定会后悔不已。

有人踊跃起身接受了条件,其他人或在迟疑,或在思量,刘伯升身边的邓晨目光看着他们,一一记下名字。王遵这个建议真是太妙了,那些愿意接受条件的,将成为朋友,绑到刘伯升的战车上,但那些还想在他与第五伦之间反复的人,拒绝后恐怕是走不出长安,要被扣留为质了!

邓晨暗道:“伯升不是文叔,是莽撞了些,但他毕竟是‘柱天大将军’,有自己的厉害得人之处。”

那就是颇具豪侠之气,做事有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