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强渡(第3/3页)

岂料第五伦却自己也下了水,一脚深一脚浅往前奏。

郑统大急,加快了脚步,想要背负皇帝上岸,却被第五伦拒绝。

“卿背负的当是军争存亡,不是皇帝。”

他拍了拍士卒们那黝黑的臂膀,众人都被河水冲得摇摇晃晃,心也在晃荡。

“予说什么来着?只要三军齐心,不论河、濮,皆可一苇渡之!”

“陛下妙算!”

第五伦就这样,与他们臂把臂,肩并肩一起淌水上岸,士卒们颇为亢奋,高呼“万岁”,此起彼伏响彻濮水两岸——只有濮水的老河龟露出头来,又觉得吵,只继续潜水。

第五伦也不顾湿漉漉的衣裳,留下一串湿脚印走到临时指挥所下,下达了后续命令。

“濮水水不深,但也不浅,泅渡还是慢,人过得来,辎重却不行,让濮阳来的民夫抓紧时间搭建浮桥,好叫后续的部队赶上。”

这一战,第五伦主要还是靠运营取胜,且为此多花了一点时间,解救丈人行的任务,才完成了第一阶段,往后便都是硬仗了!

第五伦点了昨夜交战时,一直被他按着不让动,今晨颇有些气恼的张宗。

“诸君昨日数次请战,予皆不允,那是因为,三河兵另有大任。”

张宗顿时精神了,却听第五伦道:“横野将军及关中兵夜袭陷营、冀州兵昨夜渡水先击,皆疲敝不堪,吃完饭后,恐怕得睡到午后才能出发,抵达煮枣城,即便日行五十里,最快也得明晚。”

“唯独三河兵养精蓄锐,日趋百里,将军能行否?”

……

而到了今日傍晚,在定陶城附近的渡口处,另一场强渡之战也正打得热闹。

在赤眉带着愤慨,划着竹筏山呼海啸般的猛攻下,偏将军赵尨觉得部队就快支撑不住了,心生畏惧,遂令人去通知定陶城的董宣。

“请董君打开城门,让吾等退入城中。”

然而定陶城大门却纹丝不动,在城头远眺战场的董宣看来,魏军明明与赤眉打得不相上下,对方也呈现出疲乏之状,他们还能多撑一两日,赵尨这时候就要撤,无疑是胆怯了,想放开阵线,让赤眉从容渡济,而保全自己和部众。

类似的场面,作为军法官,董宣见过无数次,还是能做出自己判断的,于是他断然拒绝了赵尨的要求!

“董少平这是何意?屠赤眉俘虏杀疯了,连友军也要害么?”赵尨颇为震惊,信使却只传达了董宣的原话。

“董太守言,天色将黑,此时打开定陶城门,或令赤眉混入,还望将军再多坚持一晚,翌日天明,若支撑不住,便可撤离,定陶大门开启,饭食备好。”

赵尨咬牙:“明早?董少平等来的,恐怕是吾等的头颅了!我才是此战主将,他这样做,是要被军法问责的!”

“董太守说,将军虽是主将,但他亦是监军,若董宣决断有误,将军与士卒们有个万一,自当自刭谢罪,去黄泉为将军为臣奴。”

“但不到最后一刻,济水防线,便不能放弃。”

“决战在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多挡住这批赤眉一个时辰,陛下与马国尉,便能多一分胜机!”

“这,才是最大的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