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伦秀(上)(第3/3页)

汉自高、惠之后,贤圣之君辈出,深仁厚泽,让人记忆犹新,哪怕后来元成哀平极其黑暗,但因为王莽及时篡位,且莽政更加昏乱,人们对汉家的感情反而从愤恨变为怀念,绵绵不绝。

然而刘玄等辈,却无能无策,将大好局面拱手送给第五伦。天下陷入了更惨痛的混战中,满心热切的人们迎来“汉军”,却发现是一群盗匪,世事每况愈下,惹得中原人竟开始思念王莽时的“粗安”。

后来在赤眉肆虐下,中原更乱,这一对比,第五伦、公孙述那边简直就是德政,以至于诸州纷纷降服,再不提复汉之言。

冯异对刘秀总结过其中缘由:“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

幸而,在东南徐扬地区,第五伦来不及夺取,刘秀扮演了大乱中解救者的角色,军纪相较于绿林赤眉更好不少,两州不论豪强还是平民,对他观感都不错,对“汉”也不至于如关中那般,嗤之以鼻。

这就是刘秀唯一拥有的东西了,他虽然有心再造,但嘴上,却必须死咬复兴,请祖先亲戚们的遗泽来帮自己稳住人心,给他们以希望。

“王莽要复的,是虚无缥缈之三代。”

刘秀掷地有声道:“要秀来说,大汉,才是真正的三代!周云成、康,汉有文景、昭宣,美矣!可见汉家制度,能与周公之制相媲美!”

冥顽不灵的老儒可能不同意,但对普通人而言,谈三代茫然无知,说昭宣却能有反应,自然齐声赞同。

“天下扬言复汉者不乏其人,但朕与其余诸刘却有不同之处!”

刘秀朝众人再拱手:“之所以敢请诸君助朕,复兴汉家。”

“是因为,朕终有一日,会让汉家制度,复安天下!修文景之绝业,重现昭宣之升平!”

此言说尽,刘玄、刘永皆呆若木鸡,他们当皇帝期间,一个沉迷于享乐,另一个则醉心争权夺利,视一切为理所应当,何曾有所这么深的想法啊?二人也终于明白,自己比起刘秀来,差在何处了。

一时间群臣颂扬,士卒奋臂而呼,刘秀这场即位典礼,真是搞得有声有色,若泗水亭高庙里的刘邦在天有灵,见到一群不肖子孙里终于出了个能打的,定会大为欣慰吧。

但某个不讲武德的人,却偏不让刘秀舒舒服服过完这大喜日子。

等刘秀志得意满,从坛场上下来时,来歙却匆匆过来禀报:

“陛下,有魏军前锋近万人,突破丰县防线,现今正向沛地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