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猛如虎(第2/3页)

伏隆这才来得及看他们的敌人一眼,当齐王张步发现耿弇带着突骑直朝自己杀来时,再无斗志,竟然抛下溃败的大军,调转马头,借着乱跑的齐兵掩护,在一二千兵卒的护送下,径直往临淄城北逃去。

……

“败了,败了。”

乘车狂奔途中,张步回头望去,但见齐阵在魏军步骑协同进攻下,几乎全线崩溃。而他放在背后的一万人也不足依靠,居然被区区二千骑的渔阳突骑击破,变得支离破碎。

要知道,交战才短短三刻而已啊!兵书上说,一骑可破十步,果非虚言。

但张步仍心存希望,他还有临淄,魏军骑兵虽然厉害,面对深池高城却无可奈何,只要自己在城内拖住,东方琅琊老家的留守嫡系可来勤王,刚加入的抗魏合纵联盟就能出手相助,至少方望是这样承诺的……

张步早就通知城内的弟弟张蓝,让他从临淄西南的稷门派援军,但又叮嘱说:“西北门也随时准备打开,若战局不利,孤当从扬门回城。”

如今齐军全线皆溃,稷门出来的援兵也只是白送人头,张步只顾得上自己性命,只与少数车骑脱身,冲至临淄西北方的“扬门”外,仰头叫门。

然而等待张步的,只有城头的厮杀与混乱,不断有齐兵被杀伏倒在女墙上,甚至跌落下来,掉入护城河及沟壑中。

张步大为愕然,难道魏军已从其他们杀入城中,都登城而战了么?他们哪来这么多人?

顾不上多想,随着扬门顶上的齐王旗帜被人拔除,折断后扔到城下,而有面一看就是仓促用各种颜色布料临时缝合的五彩旗被竖立起来,张步知道,临淄亦不可守了!

眼看身后追杀的魏骑越来越近,张步连忙再度调头。

“往东!”

“撤往陪都、淄川郡剧县!(今山东昌乐附近)!”

……

虽然齐军不到一个时辰就崩溃了,但因为交战人数众多,战场范围大,自午时至于晡时,零星的交锋才完全平息下来,整个临淄西面杀伤无数,多为齐兵,沟堑及护城河皆满。

盖延带着渔阳突骑向东追击张步,而伏隆就这样穿行在血淋淋的战场上,见到了获得大胜的小耿。

直到亲见耿弇,伏隆才知道自己所见非虚,耿弇虽然还骑在马上,但坐骑已经换了一匹,罩袍和甲胄上尽是鲜血,但都是别人的,唯独其大腿上扎着一根断箭,这是耿弇冲杀时受的伤。

亲卫们告诉伏隆:“突击中,有飞矢中将军股,将军竟以佩刀截之,左右无知者。”

本是件值得大书特书的英勇事迹,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事后拔出来一看,那箭头居然是魏军自己的,而且是冀州骑士所用的邯郸三菱箭头,箭杆上还有工匠铭文。这多半是混战之中,冀州兵里某位弓手朝天一射,岂料落下时正巧命中骑马突击的耿弇……

这要再准点,魏国的车骑将军恐怕要冤死在自己人箭下了。

得知这件事真相后,上谷突骑几位校尉勃然大怒,觉得这群家伙是为了报复主将,故意放冷箭,就要去找冀州兵的麻烦,却被耿弇制止了。

“箭矢无眼,混战中误伤亦是常事,岂可因一乱箭,而滥加追究,责罚全旅?冀州士卒此役出力甚多,死伤不少,不可伤了彼辈之心。”

耿弇浑然没当回事,包扎起来后依然谈笑风生,问过来拜见的伏隆:“伏大夫,千里镜中可见到我破阵了?事后写给陛下的奏疏上,可得如实写,写详细些啊!”

伏隆现在对耿弇是心服口服,作揖道:“将军勇锐无敌,难怪我东行前,陛下曾赞曰,‘伯昭及其部众,皆猛如虎也’……”

然而伏隆还是留了话,第五伦的原话还有两句:“耿弇、盖延及其麾下,皆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也!”

第一个自不必说,伏隆今日见识到了小耿打仗如猛虎下山。但狠如羊就玩味了,羊看上去乖,但牲畜打架,大都是点到为止,唯独羊最为倔强,羊的狠,就在于它一干起架来,那就是不管不顾,先退后,再冲上去,用犄角狠命攻击对方,很难分开。耿弇作战颇“狠”,哪怕看似劣势,也一往无前,直到将张步顶死才罢休。

更何况,羊不光打架“狠”,吃东西更狠。有俗语曰:“羊食如烧”。好好一片绿地,羊吃一遍,那八成就会变成光秃秃的。

再加上最后一句“贪如狼”,第五伦是在讽喻幽州兵猛则猛矣,但军纪很成问题,过地如掠,其心甚贪。这次派了伏隆督战,又任命了几个青州人为接管齐地的大员随主力而行,就是为了避免幽州兵对临淄毁坏太甚。

如今大战结束,临淄城内生变,拿下也不是问题,伏隆就该考虑,如何配合稍后抵达的朝廷封疆大吏,约束耿弇,尤其是上谷、渔阳两支劫掠成性的突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