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吾爱吾师(第2/3页)

王隆兴奋地应诺,他能想象到,这个消息一旦放出去,当世的各家学派、士人将会有多疯狂!

打个比方,文庙中,孔子是主祀位,能够吃太牢大快朵颐;那么五配就是同席,能随他一起分肉;往下的十哲,好歹也能喝汤;至于从祀先贤名儒,则只能在门口闻个味道。

但能陪着孔子闻一闻后人祭祀的香气,也足以名留史册,彪炳一时了!多少人挤破门槛,都要为自己学派的祖师爷抢这个名额。

如此一来,除了文官考试外,第五伦又有了一项能拿捏读书人的东西——考试做官,图的是个人功业权力,家族富贵传承。但儒林中,确实有一批不愿为青紫折腰的“高士”,但这些人的弱点,就是名,面对从祀文庙的殊荣时,连他们也会心潮澎湃!

不过,这五百年来有名望、开宗派的儒林人物,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衍生出太多枝丫,挑选必然是一件麻烦事。

“依然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标准,其中,从中原向蛮夷戎狄之地传播儒学,诸如对华夏有大功勋,诸如詹台灭明散学问于楚越、蜀郡文翁引经术入益州,皆算作‘立功’,需优先考虑……”

第五伦只简单定了含糊的标准,就将此事全权交给太常寺了,让王隆与桓谭负责斟酌名单,只需要在最后将人选报上来给皇帝过目。

这下,第五伦在文化上的组合拳已经打出,这些儒生,算是彻底被他拿捏住了,接下来,也是时候搞搞意识形态那一套了:

“至于只有著述的‘先贤’,能否入庙从祀,得看其学问,是否符合予需要的‘道统正宗’!”

……

第五伦任命的鲁郡太守叫云敞,字幼儒,乃关中平陵人,和魏皇算半个老乡,但他归附实在够晚,作为新朝、梁汉的鲁郡守,云敞因为不愿与赤眉合作,被关在曲阜黑牢里,直到鲁地插上了五色旗才被救出。

第五伦念其担任鲁地二千石十余年,熟悉地方民情,暂时留任。

但云敞也清楚自己干不长,等鲁地稳定了,肯定会有一位皇帝亲信来取代自己,在卸任前,他只有一个愿望。

“唯望能让夫子吴公,入文庙从祀之列!”

云敞的老师叫吴章,亦是汉末名儒,教授尚书,学生多达一千余人,其中一位,便是王莽的长子王宇。

那王宇生来胆小,对其父欲取代汉室的举动深感恐惧,觉得这会连累整个家族,无时无刻不想阻止此事。他向吴章求计,二人一拍即合,结果便引出了汉末大案之一的“黑狗血泼门案”!

这吴大儒的妙计,竟是利用王莽迷信谶纬,搞一个狗血泼门,用神异事件来吓唬王莽,希望他迷途知返。

岂料这群人行动力实在欠佳,竟连人带桶被抓了个正着,五威司命拷打之下,所有人都被供了出来。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王莽心狠手辣,任何阻挡他称帝行王道的绊脚石都得踢开!遂赐死长子、儿媳,吴章自然也逃不过,遂被斩首,弃尸长安东市门。

当是时,吴章门生千余人,竟没有一敢站出来,纷纷更名逃亡,有些不要脸的,当场改投他人为师,他们只想学经术谋一官半职啊。

唯独时任大司徒掾的云敞一席白衣,自报为吴章门徒,殓葬吴章尸首,哀号之声倾动长安东市。此事一时传为佳话,连王莽都不好杀云敞,车骑将军王舜对他颇为赏识,等到新朝建立后,遂推举云敞做了鲁郡二千石,这升官速度,也只有后来的第五伦能与之一拼……

虽然云敞葬师已是二十余年前的事,但那一幕依然历历在目,不能忘怀,苦苦思索自己究竟能为夫子做些什么,直到第五伦在曲阜改革孔庙祭祀,搞出了“先贤从祀”这样的花活后,云敞最为欣喜。

他知道,自己该为老师做何事了!

首先是要为吴章翻案,早在几年前新朝覆灭,云敞投降了梁汉,就在筹划此事,只可惜梁汉国祚太短,很快就被赤眉冲垮,云敞也做了阶下囚,此事无果而终。

经过十几年摸爬滚打,云敞的性子没过去那么直愣了,今日他欲重提为吴章平反,就得小心地将老师,同前汉划清界限:

“夫子反莽,是出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之思,欲阻止王莽倒行逆施,希望他能保持现状,以待真命天子,而非为了维护汉家。”

“至于黑狗血泼门,虽欲以谶纬神异令王莽畏惧,但绝非夫子笃信怪力乱神,而是知其虚妄,事急从权而用。”

“最后,夫子威而不屈,坦然就义,被王莽施以酷刑,亦符合‘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之言!”

云敞苦思冥想写着奏疏,就在这时,门客却来禀报,说孔氏家主孔志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