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断情(第5/19页)

“小姐,您怎么起来了?是要什么东西吗?”她一壁问着一壁跟了上去。

慕仪却没有回答她,只是站在院子中央呆呆出神。她穿着素色的襦裙,乌发散在脑后,整个人分明还带着小女孩的稚气,可露珠一样清亮的眼眸里蕴藏着的,却是不属于她这个年纪的愁思。

“瑶环你说,从这里可以看到郑府外面吗?”她喃喃道。

瑶环披了一件披风在她肩上,“小姐这间院子可是在郑府的第四进,怎么可能看得到外面啊!”

“是啊,看不到。”她轻声道。明月高悬,她举目望去,只能隐约看见郑府一重又一重的院墙,根本看不到最外面的景致。

那么他此刻,是在郑府的外面吗?

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笛声,慕仪一瞬间的想法便是,难不成是秦绍之在吹笛?可仔细一听便知,笛声是府内某处传来的,不可能是被阻在外面的秦继。

她有点好奇,又实在睡不着,索性独自出了院门,一路循着笛声而去。

分花拂柳,穿桥过廊,越走笛声越清晰,她的心也越跳越快。

这笛声,实在太像那个人吹的了。

这些日子一直不见他的行踪,难不成他今夜竟也歇在郑府?

终于走到府内河的前方,却见白玉桥上立着个颀长的身影,皎洁月色下超然夺目。

她怔怔看了许久,直到对方也转身看向她,才轻轻地叹了口气。

“阿仪妹妹,”太子姬謇温和道,“这么晚了还没睡?”

她露出个笑容,“太子哥哥不是也还没睡么?”举步走上石桥,“太子哥哥雅兴倒好,这么晚了竟在此对月吹笛。”

“长夜无事,见月色正美,便来此吹奏一曲,想看看能否引得嫦娥下界一会。”

“那太子哥哥见到阿仪一定很失望吧?月中神女没引来,倒招致凡世俗女一个,教人不知如何是好。”

她不过说笑,谁知太子竟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妹妹确实不该来。有你在此,那嫦娥是断断不会再来了。”

她奇道:“为何?”

太子目光专注地凝在她脸上,“以妹妹这般姿容,嫦娥见了定也要羞惭三分,又如何肯再来呢?”

慕仪听得愣在那里,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这是姬謇对她的赞美,真的是……有点酸……

“太子哥哥说笑了。”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鞋面。

姬謇见状也不纠缠,转而道:“听说妹妹今日去送了休元君?”

慕仪颔首,“不曾远送,只是在长街的酒楼上看了一会儿。”顿了顿又道,“是我对不住休元君。”

“你无需介怀,休元君行事自有他的原则,那幅字本就是他所写,当然不可能连累上你。如今他既担下此事,便是觉得值得。他都不在意,你又何必自责?”

“话虽如此,阿仪心中总是不安。”

太子忽地一笑,语带嘲讽,“妹妹你宅心仁厚,可有些人却是铁石心肠,根本不把别人的真心当回事儿。”

慕仪惊了一下,几分困惑地看向他。

太子道:“别这么看着我,我不信以你的冰雪聪明会想不明白。若那夜休元君不曾挺身而出,承认那幅字是他写的,恐怕所有人都会认为此事与妹妹有牵连,再在下面发现太祖御书,那妹妹与温氏的名声便实在堪忧。四弟纵然有天大的把握,也不该如此行事。若换了我,绝不会让心爱的女子承受这样的风险。”

慕仪似被人触到心事一般,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许久,才听到她低微而无奈的声音,“阿仪自然不如阿黛姐姐好福气。”

太子眸光一动,慢慢走近她,也放低了声音,“妹妹怎么会这么说,你是温氏的女儿,福气自然是最好的。”

慕仪猛地抬头,撞上一双海般温柔缠绵的眼睛,那带着三分引诱的嗓音还在不放弃地钻进她的耳朵,“只要你愿意……”

她定定地与他对视,余光却不受控制地越过他肩膀,看向白玉桥的对面那个堇色的身影。

月色下,那张娇艳的面孔一片惨白,满是不可置信的绝望死寂。

多么熟悉的表情。

像极了那晚的自己。

好像之前她便是在这座桥上讽刺自己,说她连累了裴业,那时候她好像说了,要抢她的男人来着。

慕仪上前一步,微笑道:“阿仪也喜欢吹笛子,只是这回前往盛阳有些匆忙,乐器都落在聚城没有带来。”

姬謇心领神会,“妹妹若是喜欢,我明日便命人为你寻一管最好的竹笛。”

慕仪却摇了摇头,“阿仪不想兴师动众,况且,太子哥哥现在不是就有一管极好的笛子吗?”

姬謇这才反应过来,看向自己手中的竹笛,他有一瞬的犹疑,但是很快便抬头笑道:“若妹妹不嫌弃,这笛子便赠予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