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徒大不由师(第2/3页)

***

正如沈青琢所预料的那样,十多日后,太后果然私下召见了七皇子。

萧慎一踏进长寿宫,太后身边贴身伺候的大宫女便迎了上来,“七殿下,您来了。”

亲切的语气,自然的态度,如同七皇子本就是长寿宫常客似的。

萧慎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在宫女的引导下进入内殿,恭敬地跪地请安:“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一身雍容华服的太后正坐在小案旁喝茶,闻声后抬起眼来,“慎儿来了啊,免礼。”

“谢皇祖母。”萧慎起身,神色拘谨地站在原地,看起来有些不知所措。

“来,走近些。”太后捏着绣金帕子轻轻向他招手,温声道,“让祖母好好瞧瞧。”

他犹豫了一下,在太后又一声催促后,才怯生生地走到太后身前。

“好孩子,都已经长这么大了。”太后慈爱地抚摸他的脸颊,不禁感慨道,“祖母初次见你时,你才十二岁,一丁点儿大。”

萧慎似是被这话触动了,矮身跪在太后腿边,满怀感激道:“先生和我说了,我能从冷宫中搬出来,全倚仗祖母向父皇求情。孙儿在此谢过祖母,祖母恩情,孙儿永记于心!”

说罢,俯身磕了一个响头。

太后亲自将他扶起来,又道:“往后有祖母护着你,谁也不敢再欺负你了。”

萧慎眼睛一亮,脱口而出道:“真的吗?”

“祖母同你说的话,怎会有假?”太后的眼神愈发慈祥,“只要你做个好孩子,祖母自会疼惜你。”

黑漆漆的眼睛霎时泛起一层水雾,萧慎努力克制着激动之情,哽声道:“孙儿长这么大……从来、从来没有人这样护着孙儿……祖母……”

太后用帕子拭了拭眼角并不存在的眼泪,“好孩子,这么多年来,一直受苦了。”

“祖母……”萧慎垂下眼眸抽泣。

“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了。”太后安慰地拍了拍他的背,“慎儿喜欢吃什么糕点,祖母叫人做了送上来。”

片刻后,精致香甜的糕点便摆上案桌。

萧慎盯着面前的糕点,没了最初的拘束,用手抓了往嘴里塞,没吃两口就被噎住了。

“慢些。”太后温声提醒道,“喝口茶,慢慢吃。”

萧慎拍着胸膛,准备喝茶咽下去,结果又被烫得倒抽气,手忙脚乱中差点打翻了茶盏。

“祖母,我是不是太笨手笨脚了?”他忐忑不安地看向太后。

太后笑道:“你常年待在冷宫,青琢已将你教得很好了。”

“先生么……”提到沈青琢,他不自觉撇了撇嘴。

“怎么,先生对你不好?”太后敏锐地捕捉到他的表情,关心道。

“就……经常罚我呀。”萧慎含糊地抱怨了一句,又亲热地跑到太后身侧,抱着她的胳膊摇晃,“只有祖母对我好!”

太后笑着拍了拍他的手,慈爱道:“往后常来祖母这里走动。”

这时,宫女掀开帘子走进来,“太后娘娘,戚公子来了。”

“让他进来。”太后示意道,“来的是你的表兄,也在宫里当差。往后你们表兄弟之间,要多亲近亲近。”

萧慎听话地点了点头:“好的,祖母。”

***

酉时三刻,沈青琢踏出北镇抚司大门。

他身穿大红飞鱼服,腰配绣春刀,愈发衬得唇红齿白,腰似韧柳,一颦一笑间掌控生杀予夺,任谁也瞧不出,其实他连腰间的刀都拔不出来。

“大人,如今您已高升为镇抚,为何不奏请圣上,换个像样些的宅子呢?”身后跟着的锦衣卫问道。

此人名为孔尚,是锦衣卫正六品百户,如今跟随沈青琢,负责保护镇抚大人的安危。

沈青琢脚步微顿,云淡风轻道:“霁月阁住惯了,暂时就不换了。再者,那可是圣上赏赐的居所,若是我才升了职,便嚷嚷着要换宅子,圣上该以为我得意忘形了。”

孔尚连忙道:“大人说得是,小的受教。”

沈青琢淡淡一笑,提袍上轿。

北镇抚司办事大院地处皇城西南角,位于承天门西侧,与东侧的东厂隔街相望,他每日办完差,便要乘轿回到皇宫里。

稳稳起轿后,他坐于轿中阖眼假寐,却听外面传来一声喝斥:“大胆!何人竟敢拦住镇抚大人的轿子!”

沈青琢睁眼,掀开帘子,“何事?”

孔尚回道:“大人,有个小太监拦住了去路,说是有要事要禀告大人。”

“太监?”沈青琢起身下轿,只见轿前跪了一个身穿太监服的少年,正直勾勾地盯着他。

沈青琢望着对方陌生的脸,莫名觉得这双冷冰冰的眼睛有些熟悉,开口问道:“你是何人,有何事要禀?”

小太监嗓音沙哑地回道:“我要为大人效命。”

这道声音一出,沈青琢心里顿时一咯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