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传书 丰收日(第3/4页)

京中情况实在杂乱,许多书信被人截获查阅过,若无僭越悖逆之言,则重新寄走,一旦有人写了不合时宜的话,必会横遭此殃祸,轻者遭囚禁虐打,重则送入诏狱,九死一生。

两人都知道这个情况,因此往来信件虽勤,却只口不提当前朝局如何,只说些零散闲话。既便什么都不说,该知道的一样都能知道。

僻如他说徐郎君不习惯京中气候,要急着回乡,必不是徐郎君不习惯京中气候,恐怕他不习惯的是此时的局势,为防再次口出狂言得罪奸宦连累了儿子,徐郎君应生是忍着,忍到无法忍受时,只能远离那一片乌烟瘴气之地。

徐郎君能安然远离京城是好事,但思及徐知安还要在那里熬过两年,她便不由为他心焦。

此时的京城,真是动辄便会粉身碎骨的处境,但愿他能忍下种种,继续做个不声不响的隐形人。

太有筋骨的人,活不长。

多不幸,她们相遇在了这样坏的时代。

多幸运,在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她们得遇彼此。

……

玉米须干枯了,但她仍然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成熟,她依稀记得,成熟的玉米,叶子是黄色的,从下面一层层的掉落,露出一节一节如甘蔗般的田杆。但那是在北方见过的场景,生长在南方的玉米,他会不会枯黄了叶子呢?

土豆的植株已然伏倒,应该能挖了吧?

妇人们种在墙边的犁瓜,叶子已然泛白,瓜皮由绿转为青黄,这应该也是熟了。如今的犁瓜很像后来的南瓜,不过口感着实差了很远。穷人们习惯在犁头沟畔不好种庄稼的地方,种一些犁瓜,它耐放,虽然吃多了胃里烧的慌,但存到来年青黄不接时,它能顶粮吃。

可惜产量也不高,瓜条又粗又长,却只结两三个茶壶大小的瓜。

瓜都成熟了,土豆应该能挖了吧?玲珑急切的不行,来来回回在田里转了几圈,又想挖,又怕挖的太早,急的直咬指甲。

最后咬了咬食指,找出自己锄地用的小锄头,找了最边缘的一株,一锄挖下去……一颗,两颗,三颗……五颗,五颗,五颗,好吧没了,就五颗,长的麻麻赖赖,像枯树皮似的,大的比她拳头稍大些,小的和鸡蛋差不多,还有几颗鸽子蛋大小的,这些不计入数内。

五颗加起来大约一斤六两重。

这是个好消息吧?应该是吧?

表皮已经硬了,那就是能挖了。

玲珑接着挖下一株,不小心砍破了一颗,最后挖出来四颗,大的比刚才那颗大的略大些,小的也比那颗小的略大……计量,一斤五两。

第三株……结了二十三颗鸽子蛋,没一颗能计入数量。

玲珑:……侬懂的啥子叫少生优生吧?啊,二十三颗,哪怕有一颗比鸽子蛋大些呢?呦,头上还顶着小果果哦。

明年但凡看见土豆开花后结了小果果的,全给它剪掉,它这个小果果,真是太伤土豆了。

生气归生气,玲珑还是得弄明白这些小果果到底是什么东西,就掐了几个,种进春天育番茄苗的地里,想看它到底能不能长出土豆来。

又挖了两株,一株结了三颗,一株结了五颗,三颗的那个已长成正常土豆大小,五颗的那些和第一株的大小差不多。

当时种时是将一颗土豆切了六瓣的,应该再挖一株。于是玲珑又挖了一株,得四颗。

六株共得二十一颗,与当初种下的数量相当,也就是说,一颗土豆种下去,可以收十八至二十二颗土豆。

这回收率……

玲珑也不挖了,她随手弄了个坑,将挖上来的土豆都掩埋进去,免得皮绿掉。

在外面洗过手,玲珑忍住激动,将这一消息写在信上,让画角送去邮寄。

剩下那一百多株土豆,得等她爹回来,让他挖,让他看看自己折腾了半年的成果。

她父亲得激动坏。

玲珑又咬着指尖,闷闷笑出声来。

顾父将信将疑去了后院,维樘维检几个也跟了来,这里的庄稼,他们比顾父更熟悉,不过因着他们在玉米地里费过心思,所以更关注玉米多些,对土豆,他们就没那么多关注了。

妇人取了锄头过来,怕砍坏了土豆,几人小心翼翼的开挖……近半个时辰,才将两块田里的土豆都挖出来。

顾父看着那一堆土豆还没明白过来,此时谁樘开口问到:“这便是我们从随园带回来的那些土实种子种出来的?”

玲珑笑眯眯点头:“是,当初二十三颗土豆,我就种了这些,然后收了这些。一颗土豆切了六瓣种下去,每瓣平均结出四颗,你算一算,每颗土豆种了能收多少颗土豆?二十三颗土豆种子,又总共结了多少土豆?”

维樘苦下脸开始捏着指头计算,维检维棦也沉思着计算,唯维梓想都不想就答:“能得五百五十二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