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第三十一枝红莲(十三)(第2/4页)

谢隐平静地听着,没有丝毫动容,大队长见他这样,有点犹豫地问:“你看……老大,那到底是你亲爹娘,你要不回去看看他们?”

谢隐没说回也没说不回:“我还是先带何老去看病吧,现在他才是最重要的,万一病死在牛棚里,你可不好跟上头交代。”

这倒也是。

另外三位老人很担心,谢隐安抚了他们,又留下了几本书,这几年老人们便是靠着这些书支撑了下来,再加上谢隐时不时送吃送穿,他们的日子也还算过得去。

谢隐没把何老送去医院,而是直接带回了自家,宋知雪一瞧,立马收拾了空余的一间客房出来,老爷子烧糊涂了,嘴里喃喃念叨着什么,一边念叨一边流眼泪,廖迎曼在边上轻轻叹了口气:“他说的是南方方言,在喊孩子呢。”

但谢隐跟宋知雪都知道,何老已经没有亲人在世了。

老爷子发了一夜烧,第二天早上才退,醒来时已经是当天晚上,他眼一睁,感觉眼前环境陌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正想试着坐起来,眼前突然出现一张圆嘟嘟的小脸蛋,还有小鹿一般的大眼睛,正好奇地盯着他瞧。

随即岁岁就被从床上抱了下去:“妈妈不是跟你说过,不可以打扰何爷爷休息?”

岁岁自满月后便再没回过那个村子,自然也没见过何老,调皮地吐吐舌头。

那个村子给宋知雪带来的全是痛苦,所以只有谢隐定期回去,这乍一见,何老真没认出来眼前这大姑娘会是当年那个骨瘦如柴胆小如鼠的谢老大媳妇,只是五官熟悉,他试探着叫了一声:“你是知雪?”

宋知雪把他扶起来:“您不认得我啦?”

“变样了,变样了。”

好几年不见,何老的头发又白了许多,身体也愈发不好了,他是个硬骨头,年轻时没少因这受罪,也正由此落下了病根。

宋知雪笑起来,跟他说了自己爸妈的事,又拜托老爷子别把村子里那些事向父母提起,何老明白她的心意,自然点头答应。

有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在,何老感觉自己那颗苍老的心似乎都年轻了许多,可惜他不能久待,病好了就得回去,这里终究不是他能留下的地方。

这几天养病,倒是让宋仰止跟何老成了朋友,他对何老说:“等以后咱们都平反了,就让我女婿给买一栋小洋楼,咱几个搁里头做室友养老,一起看看书写写诗唱唱歌,多好啊!”

何老忍不住笑起来,心想这不是天方夜谭吗?不过有个念想做是好的,因此也点头答应。

谢隐还是骑自行车送他回去,何老告诉他:“我觉得你娘可能要不好了。”

谢隐闻言,愣了一下:“什么?”

“我也是干活时听闲话听来的,你娘总是伺候你爹,家里家外的活全是她干,身子骨早垮了。”何老叹了一声,“她虽可恨,却也可怜。”

谢隐没说什么,把何老送回去后,转头去了谢老太跟谢老头住的地方,几年不见,谢老太老得更厉害,谢老头也老了,但显然比谢老太过得好,毕竟他还有个老太太伺候自己。

谢隐想了想,终究没有上前,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宋知雪跟岁岁,其次便是廖迎曼跟宋仰止,谢老太肯定不在他在意的名单里头。然而归根结底,谢老太也不过是这可悲的男权社会里被洗脑的奴隶,正如何老所说,她可恨也可怜。

谢隐去找了大队长,给了大队长不少钱跟票,希望他能帮忙照应下谢老太,不用说是他要求的,就帮忙看下就行。

大队长一口应下,可惜得是,即便他帮谢老太说话,让谢老太别那么累,她仍旧执迷不悟,仍旧是要伺候老头子,再照顾几个大胖孙子,有孙子她就高兴,有孙子她就满足,有孙子谢家就有后——可是她好像忘了,人家姓谢,她不姓谢。

就算有孙子就有后,那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她也曾有过两个女儿,只是一出生见不是儿子,便像对待刚出生的岁岁那样,被婆婆溺死了。

公公也不说话,也在边上看,后来谢老太当了婆婆,也这样对儿媳。

实在是令人唏嘘。

村子里的事情谢隐并不想管,随着时间过去,政策越来越松,他工作的食品厂却开始越来越拉胯,渐渐地连工资都开不出了,吴燕来家里做客时都抱怨说单位还好,但是国营厂子好多都发不出工资,像食品厂,已经把卖不出去的食品当成工资发给职工,

吴燕高中毕业后进了一家厂子当会计,她有这一技之长,以后就不愁养活不了自己。

谢隐在经过考虑、并征求了全家人的意愿后,准备出钱把食品厂盘下来,职工位置不变,陈厂长也还是陈厂长,他这些年虽然很少离开,却培养了不少能力人品兼备的手下,这小小的县城看似不起眼,实则什么时髦玩意儿都有,不比大城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