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娶妻(第2/3页)

王言卿一边听一边回想白日的景象,她也看到梁榕的桌面了,但根本没注意这些细节。没想到看似简单的桌面,竟然藏着这么多信息。

王言卿又问:“然后呢?”

“我当时便知道梁榕多半遭遇不测了。藏书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我去书架前查看,发现上面的书看似杂乱,其实是按照朝代分布的。唯独有一本,是宋藏本,却被放到了元代的杂记里。”

王言卿侧躺在引枕上,下巴抵着陆珩的披风,灯光像在两人身上打了一层釉光,对比之下王言卿的下巴愈白,陆珩的披风愈黑。陆珩修长的手指缓缓在王言卿头发中拨弄,她没有理会那双手,有些惊讶地问:“那些书并非正经学问,而是游记杂谈。二哥,你连这些东西都知道?”

如今大兴八股,科举考的才是正经学问,其余一概是歪门邪说。反正那些书王言卿是一本都没看过,她压根不知道那些书本在讲什么,而陆珩却在一堆书中,一眼找出有一本朝代不一样。

陆珩低低笑了笑,绕着王言卿的发丝在指尖打圈:“我也没看过,囫囵知道大概而已。梁榕这种性格的人不可能将藏书放错,一定是另一个人手忙脚乱之间,随便将桌子上的书归入书架。我将那本书抽出来,没翻几页就发现上面有水渍。水渍浅淡,边缘发褐,应当是茶水。我便推测,事发之前梁榕在书案上看累了,便放下笔,挪到榻上歪躺着看,后来凶手进屋,作案时不慎撞翻茶水,把书打湿了。凶手心慌意乱,赶紧将书本混入书架中,以免有人发现他来过。他出于心虚,将榻上所有东西都清理干净,我去榻边检查,发现茶几上面落的灰和桌案上不一样,明显后面又有人进去擦拭过。若不是案发之地,凶手何必这样上心?”

王言卿点头,难怪陆珩当时在榻边停留了那么久,原来那个时候他就在还原现场了。王言卿问:“所以,榻边缘那些划痕,也和梁榕之死有关?”

陆珩淡淡唔了声,说:“没有见到尸体前,不能太早下结论。不过,那些划痕细而深,有细微的翻卷痕迹,看粗细应当是指甲。案几腿下面的榻垫上有洇湿的痕迹,当时茶盏应当放在榻几上,被撞翻,茶水浸湿了书,还有一部分顺着桌腿流到榻上。案几虽然擦拭了好几遍,他们却忘了清理下面的榻。按这些痕迹,梁榕应当是躺在榻上被杀害,临死前挣扎,在边缘扣出划痕。梁芙听到的那些闷闷声,应当就是梁榕挣扎的动静。”

陆珩说完,绕着王言卿的头发,随意补充了一句:“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具体证据还得等尸体出来。”

“这已经很厉害了。”王言卿叹服地应了一声,她想到自己,有些气馁地说道,“我和你一起去看书房,但我只看到表面,什么都没发现,不像二哥,连作案过程都差不多推出来了。二哥侦查能力这么强,哪里还需要我呢?”

陆珩低笑一声,手掌上移,揉了揉王言卿的头顶,说:“卿卿高看我了,办案看的是经验,见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注意到了。不像是卿卿,洞察秋毫,天赋异禀。”

“你又在哄我。”

陆珩低头,看到腿边美人侧卧,肌肤如玉,黑发四散垂在榻边,有几缕还勾到他衣服上。这是全然信赖、毫不设防的姿态,她垂着眼睛,微微咬着唇,还在内疚没能帮上他。

陆珩突然就明白傅霆州为什么把她藏了十年。若他有这样一个“妹妹”,必然也小心收藏,妥帖安置,不让外人有丝毫机会。

“怎么会呢?”陆珩慢悠悠开口,手指从头发流连到她脸颊,缓慢勾勒她的侧脸弧度,“破案非一人之功,侦查、审讯、缉捕各有其职。你有你的用处,你要相信你自己。”

“真的?”

“真的。”陆珩说完,用手掌捂住王言卿的眼睛,说,“别人家姑娘睡觉前听才子佳人的故事,你倒好,尽问这些凶事。剩下的我明日再和你说,你该睡了。”

眼睛上覆着陆珩的手掌,鼻端萦绕着他的气息,而他,就坐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存在感无比强烈。王言卿无端觉得非常安心,闭上眼睛,竟也慢慢睡着了。

王言卿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陆珩收回手,在灯光下默默注视着她。他原本觉得王言卿一个姑娘家,待在全是男人的锦衣卫卫所里不安全,所以让她留在他的房间里。现在想想,可能待在他身边,才是最不安全的。

陆珩手搭在膝上,略出神地盯着灯光。他今年二十二岁,这个年纪对官场来说正值青春,可是对于成家立业来说,却有些太迟了。因为他迟迟没有娶妻,京城中私底下有不少揣测,喜男风、不举、床笫间有变态爱好等传言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人说,是他做多了缺德事,所以子嗣有缺,注定要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