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4/5页)

皇上看向太子,知道太子妃的人选还未定下来,直接问他,“董家姑娘呢,太子觉得如何?”

太子沉默没应。

皇上倒是疑惑不解了,“太子莫非还是觉得苏家四姑娘好?”

太子没承认,也没否认,只道,“儿臣明儿给父皇答复。”

明儿秀女就得出宫,届时各宫的名册都会一并呈上来。

皇上也没再问。

太子要真喜欢苏家四姑娘也行吧,进宫后再让皇后多加培养教导,应该不成问题。

眼下他最在意的是西戎。

他一刻都不想等了,趁着如今天寒地冻,对方始料不及,他想先派一支人马进入西戎,拿下一座城池,好做落脚之地。

今日让太子过来,便是要同他商议出兵之事。

“选秀一结束,朕打算让林副将先行带三万兵马,同西戎的魏将军,里应外合,一月之内,攻下西戎一座城池。”

此时大周冰天雪地,西戎亦是如此。

大军若能顺利地翻过雪山,攻入西戎,别说是一座城池,小半个西戎都能拿下。

大周这时候出兵,堵的就是气候。

堵赢了,半年内,大周便能拿下西戎。

堵输了,魏将军在西戎的人马和刚建立起来的要塞,都将付之东流。

太子知道皇上着急征战,不好明着去阻拦,只委婉地道,“得看魏将军在西戎能坚持多久。”

大周的兵马一到西戎的边界,西戎收到消息,头一个灭的便是大周在西戎建立的要塞。

若魏将军能坚持到大周的兵马翻过西戎边界的玉门关,带领援军冲进西戎,便能稳打稳赢。

若是要塞在大军进入之前先倒,大军即便攻入了西戎,也如同失了眼睛,只能乱窜,赢的可能性极低。

且,还有一个消息。

眼下虽还无确切的证据,但太子不得不先同皇上禀报,“前朝的逆党,可能藏在了西戎。”

上回太子让韩靖去查的吴老爷子,已经有了消息。

吴老爷子生前曾多次出入西戎,韩靖挖了吴老爷子的坟墓,里头并无白骨,不出意外,吴老爷子应该还活着,只是暂时隐回到了西戎。

大周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大周在西戎的要塞,便会遭到西戎人和前朝人的夹击,届时便是腹背受敌。

赢的胜算很低。

皇上神色一震,好一阵才回过神,脸色极为难看,“难怪那群逆贼不停地给朕使绊子,几次行刺于你,便是想阻拦朕出兵,这些狗贼越是不让朕出兵,朕就偏要去了,待朕踏平了西戎,看看那群逆贼还能有何藏身之地。”

太子如今只查到了前朝人隐在西戎的消息,旁的并不知情。

依他之见,并不赞同此时出兵,劝道,“妥当起见,儿臣以为,先扩充西戎要塞。”

皇上也想过这个,“你觉得宁家可信得过?”上回宁家在西戎立了功,他打算继续征用。

太子实话实话,“宁家虽为商户,但家世干净,宁家大房如今也在江陵,信是信得过。”

皇上点头,“朕打算封宁家三爷为少将,让其和魏将军共同守住要塞,想办法熬住三万大军过境......”

太子:......

还是要出兵。

宁家虽家世干净,但无任何作战的经验,一旦开战,别说立功,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难说。

“儿臣以为,此事还待商议。”

宁家的本事还担不起如此大任,一旦失败,朝廷牺牲的可是三万兵将。

*

从乾武殿回来,天色已经黑透。

昏黄的灯火一照,漫天的雪花围着灯盏狂舞,等进了暖阁,太子的肩头已经落了一层积雪。

明公公赶紧让人备水。

太子沐浴更衣完,习惯地盘腿坐在木几旁的蒲团上,看起了书。

往日只要这般等上一刻,耳边便会出现一道娇媚的声音,“殿下.......”

那声音冷不丁地从耳边刮过,太子落在书页的眸子突地一跳,回过神来,屋外已是一片风雪声。

呜呜的风声裹着雪花打在檐下的竹帘上,“啪嗒”直响,屋子反而一片安静,透着一股子凉凉的冷清。

太子抬起头,目光落在了木几上的两个茶杯上。

她多久没来了。

“逢春殿有消息吗?”

明公公忙地上前禀报,“奴才今日已让人将册子放在了唐姑娘屋里,想必唐姑娘今夜便能瞧见。”

太子倒也不是问的这个。

明公公见他迟迟不出声,又安静地退了下去,刚转过身弓腰立在门口,又听太子问,“没东西带过来?”

明公公一愣,待反应过来太子问的是什么后,腰杆子索性弯到了胸膛。

没有,什么都没有。

太子:......

行,人不来,信也没了。

*

翌日一早,明公公伺候完太子洗漱,打算让小顺子跑一趟逢春殿,去唐韵哪儿取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