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我要在人前叫你的名字,放大嗓门喊临渊。(第4/9页)

“不、不……”她忙摆手,“你在我眼里永远二十四岁,这个年纪正好。要是说你已经一百开外了,我怕自己受不了。”

他苦笑了下,“其实我究竟几岁,自己也说不上来。我师父六十岁助太祖建立大历,做了四十年国师就辞世了……”

莲灯惊愕不已,现在才知道他是第二代临渊,他做国师的年月比他师父长很多……其余的不敢想,想多了会做恶梦,宁愿什么都不知道。

“那你原本的名字呢?”

他眼神茫然,“太久了,已经记不清了。”

也罢,记不清就不想了。莲灯冷静下来,又觉得他有些可怜,活了一把年纪,其实不懂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过现在于她来说,倒是有别样的意义。不管他以前做了怎样难以宽宥的事,只要还知道回头,年纪大了追不上她的脚步,她可以停下等他。

他终究怕屋脊挫伤了她,“示范”不多时便停了下来。莲灯蒙蒙的,像个傻瓜,“我们这样是不是已经算成亲了?”

“还差一点,不过基本算是了。”他笑了笑,在自己脸上狠狠捋了一把。到底他还忧虑三年后的生死,如果现在动了她,万一届时他回不来,对她的伤害实在太大。刚才的事就像充满好奇的孩子勇敢做了一回尝试,他知道会有更蚀骨的况味,但是冷静下来就应该适可而止,毕竟不是冲动的少年人,有很多事他还是有顾忌的。

他过来抱她,让她打横坐在他腿上。仰头望,月正当空,“刚才的事让老天看到了。”

她羞怯地往他怀里钻了钻,“看见也没什么,反正以后会永远在一起。但愿有一天我们能做真正的夫妻,我要在人前叫你的名字,放大嗓门喊临渊,震动整条街。”

他吃吃笑着,亲她的额头和鼻尖,不知怎么心里隐隐酸楚,调整了下情绪方道:“我也有愿望,人前不做你的面首,要做正牌郎君。有人再敢和你相亲我就打他,然后说这是我的夫人,我的婆娘。”

设想都不算文雅,但心底却开出花来。仿佛看见十里长安街上金幄车摇曳而至,锦衣玉带的他含笑在门前接应,探出手,握住她的指尖,扶她下车来。

她拨了拨他的耳垂,“我再不同别人相亲了,这样做对不起你,让你生气了。”

他怨怼地看她一眼,“你知道就好,不能因为我的忠贞不二,你就敢放大胆子不停打击我。做人要讲良心。”

她讪笑了下,“记住了,下不为例。到时候我和你们一同开拔,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在你眼皮子底下,你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他却讶然,“你要随军?”

她说是,“你在军中我不放心,要就近看顾你。”

他失笑,“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倒是你在才会让我分心。这样吧,我让夏官先护送你回长安,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等我回来之后再一起收复失地。”

她却犟得很,固执己见,就算他的话也未必愿意听,虎着脸道:“你把我支开一定是有别的打算,临渊,我们之间再经不得波折了,你知道的。”

他窒了下,然后点头,“我知道。既然你坚持,我也不强迫你。但是军中奔袭,比单枪匹马过河西走廊要艰苦得多,你觉得自己能耐住么?”

她这个人什么都怕,就是不怕吃苦。她活了这么大,只有当上郡主的这两天能称得上过了好日子,其余不是半饥半饱着,就是颠沛流离着。她大而化之一挥手,“没关系,我还有你。你这么会享受的人,怎么会亏待了自己?有你的大伞,总有我遮荫的地方,莫非你不愿意同我分享?”

他想了想,倒也是,他现在宁可短了自己,也不会让她在日常的生活上再受半点委屈。算是谈拢了,便也没有什么可争执的了。他抚抚她的发,“既然如此就跟着我吧,战局上的事不要过问,先学着做我夫人。”

她咧着嘴笑了笑,她也不想军中有什么变故,她随军,说实话就是为了得个安心。

今夜是中秋,碎叶城里很热闹,到处有花灯和载歌载舞的人群。他们坐在塔顶远眺,从这里能看到很远的地方。碎叶城以东是一片广袤的荒漠,漠上人烟稀少,疏疏落落的几盏灯火,渺渺的,像戈壁滩上的碎石偶尔折射出的一点微茫。

她抱着他的一条胳膊,把头倚在他肩上。他摸摸她的手,“这里风大,待久了怕冷,回去吧!”

她有些困了,迷蒙道好,像根丝瓜一样吊在他身上。知道他不会中途将她扔下去,一路听耳边风声飒飒,连眼睛都没有睁一下。

他把她送进屋里,安置在榻上,就着烛火好好看她的脸,这么久了,他好像都没有太关心过她。他总觉得她够坚强,可以应付一切困难,其实不是。他看她的睡颜,长而蜷曲的眼睫,灵巧的鼻尖和丰腴的嘴唇。如果不让她伤心难过,也许可以胖起来,到时候会更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