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2章 价值数百亿的最强预测(第2/3页)

从另一层面来说,发达国家所享受到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之上的,殖民时代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七十架以上的苏-27,苏爽忍不住咧咧嘴,这真是天价了,要知道第一批二十四架苏-27已经把空军的军费给掏空了,要不是刘副枢密向长者额外要了一笔钱,空军连飞机的油费都掏不起。

随着太宗一声令下,军队要忍耐,为经济发展让步,国内军费支出常年在国民生产总值的1.5%左右徘徊,而今年军费的财政预算是330亿华夏币,差不多也就不到六十亿美元的样子,只有美军军费的2%,也就是说仅仅美军军费都比华夏的国民生产总值多。

而能分到空军头上的顶多就十亿美元多一点,毕竟陆军老大哥的人员武器太多了,比海军和空军,二炮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两三倍。

之前买这二十四架苏-27,就花了几乎八亿美元,如果上面不支援的话,空军剩下那两亿多美元,连工资都不够发,更别说什么训练了。

方辰说俄罗斯至少要国内购买七十架苏-27,才有可能把生产线卖给国内,岂不意味着国内还要再掏十六七亿美元。

想到这,苏爽都替空军心疼的慌,这裤腰带不知道要勒紧几年,才能缓过气来,甚至从现在就要开始过苦日子了。

不过,明年年底到后年就能引进了,这倒是好消息,比国内判断的时间提前了不少。

看见苏爽这幅肉疼的模样,方辰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想起来都觉得无奈心酸,堂堂华夏三百万大军,就三百多亿军费,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够,对面的秃子都比华夏多,如果算人均军费的话,世界倒数第一,买区区几架飞机,就几乎要了半条命。

美军一艘航空母舰上三代机的数量,就是华夏三代机数量加起来的好几倍。

“不过,这笔买卖是挺值的。”方辰突然笑着说道。

正是因为苏-27的引进,1992年被称之为华夏空军崛起的元年,使华夏空军第一次拥有了第三代战机,极大的提升了华夏空军的战斗力。

而苏-27的生产线的技术转让,更是让华夏航空工业追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诞生了歼11,歼15,歼16等优秀的三代和三代半机。

但说实话,以现在华夏的军费情况,空军是不适合引进苏-27的,实在是太贵了,但空军却能下定决心,勒紧裤腰带也要引进苏-27,对于这份眼光和勇气,方辰心里是由衷敬佩的。

大概就是这份眼光和勇气,才奠定了后来空军的辉煌。

“另外,等时机合适的时候,我会再送海军一份大礼。”方辰突然又说道。

“什么大礼?”苏爽眼睛猛然一亮,惊异的问道。

他着实没想到方辰竟然会提到海军,而且还要给海军送一份大礼!

但他想了想,真没想出来俄罗斯有什么是能跟海军有关的。

方辰笑而不语,并没有多过解释。

苏爽翻了个白眼,心想,幸亏方辰不是他家孩子,要不然他这一巴掌就抽过去了,这时候卖关子,什么破毛病。

但他也知道,现在方辰的层次高了,有些事情的确不方便给他透露,尤其是时机不到,他家老爷子有时候也是这么神神叨叨的,全靠他们猜,至于说猜对猜错,那就全凭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突然脑中一道灵光闪过,苏爽忍不住开口道:“以你的意思,俄罗斯的经济情况并不会出现好转?”

他现在突然醒悟过来,方辰刚才说需要等到俄罗斯的经济变得更加衰落,这是跟国内专家对俄罗斯经济的判断不相符的。

而且这种观点不仅国内的专家持有,甚至全世界所有的经济学专家都认为随着俄罗斯开始实施休克疗法和把国营企业私有化,释放经济活力,俄罗斯的经济情况一定会好转起来,现在的困境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已。

毕竟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和波兰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而在经济学上普遍的认为,引进市场经济,让私人掌控更多的企业,是可以让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的物资,并且解决更多的就业岗位,振兴经济的手段。

方辰轻笑一声,然后坚定的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俄罗斯的经济情况不会好的,只会持续的下滑,本来孱弱的轻工业或许会因为俄罗斯人的生活需要而抬头,但引以为傲的重工业将飞速的跌入深渊,最后的俄罗斯只能沦为变卖资源苟活的经济小国。”

俄罗斯人真的应该感谢弗拉基米尔同志,虽然弗拉基米尔同志搞经济的确没有才能,上台之后,俄罗斯的经济只是短暂的有过起色,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走下坡路,不论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都跟岭南一省差不多,可对比旁边的二毛,那真是好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