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第3/5页)

  图雅回忆着,一边整理思绪,一边缓缓讲述自己的身世,并不隐瞒早年的困苦难堪:“要不是遇上母亲,我,我的生母和弟弟,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

  怡安吃惊地张大嘴,不胜唏嘘。图雅陪着她在雍亲王府住了一年,给很多人留下美而慧的印象。十四舅舅提到她,说她知书达理,聪明灵巧,比京城大半的贵妇人都强。连额娘在内,那些福晋们都以为图雅必是好出身,象选秀一样被选到母亲身边,得了母亲喜爱,当作女儿一样疼爱。没想到,她吃过那么多苦。真实的过往只怕比她说得还要难吧!

  从前那些事,对于图雅早就不算什么,本想一笔带过,却是见怡安听得专心入神,方才娓娓道来,说着说着,说到楚言劝她嫁人那一段,有意说得有趣,将自己形容得呆头呆脑。

  怡安听得直乐:“真的么?亏得十四舅舅总说你聪明,只比母亲差一点点,若是看见你那副样子,恐怕眼珠子都要掉出来。”

  十四贝勒?图雅一呆。他给的银锁,她戴了几年,成亲后也没摘下来,阿格斯冷看见也没在意。她并没有多的想法,只是那么答应了他,就戴着了。银锁来自关内,提醒着她今生无缘的故乡。西去印度,走得紧张疲惫,一心赶路,很久没有收拾自己,留意时,发现那个银锁不见了,似乎遗落在与阿格斯冷失散的那场混乱中。当时没工夫没心情多想,倒是后来海上的日子无聊,有时会想起那银锁,想起在北京的岁月,想起那个人。那个帮她弄清身世,给她戴上银锁,声言要娶她的男子,做了大将军王,挥军打败大策凌敦多布。她只见过他的笑嘻嘻,想象不出他当了将军会是什么样,也想不出他如今被拘禁着会是什么光景。

  想起十四舅舅,怡安也不由叹息。十四舅舅是最疼她的,先前有两回听说阿玛罚她,还跑来替她分辩,要把她带回自己府中照顾。后来去西边打仗,每回派人回京送信,总忘不了给她捎点东西。十四舅舅回京后,弘时带着她去见过一次,碰上他喝酒骂人,样子吓人。第二回是孝恭太后安排她去的,带去太后的亲笔信。十四舅舅看完信,抱着她哭了一通。这事被阿玛知道,大为光火,好一阵连太后宣召都不许她去。为这个,太后又跟阿玛吵了两回。额娘背地里安慰她,说都在气头上,过一阵就好了,叫她能远就远着点儿。她那时还小,被这些个突然间面目全非的大人吓着了,不用额娘提醒,已经尽量躲着,成日与弘历弘昼呆在和太妃跟前,还装过几次病。后来,太后薨了,又过了半年多,她才再次见到十四舅舅,觉得他老了许多,看了叫人难过。

  图雅抛开心绪,笑道:“我那时也就象你现在这么大。你别笑我,且说你都明白多少。”

  “我?”怡安有些得意地说:“女儿家长大了,总要嫁人。这道理我早就知道。”

  “光知道有什么用?”图雅笑问:“满洲人家的女儿十四岁就要选秀指婚,你想在家留到几岁?”

  怡安的脸有些发红。早些时候,额娘隐隐提过。她撒娇地说不嫁,要一辈子呆在额娘身边。额娘笑笑没再说什么。她就觉得天下太平,那一天还很远。

  图雅调侃道:“有句话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再过一两年,还不打发你嫁人,皇上皇后脸上也不好看。还好,皇上皇后不是你亲生爹娘,要留下也不是没法子。”

  怡安立刻回嘴:“姐姐这是说自己呢!原来,姐姐答应嫁给阿格斯冷哥哥,只是为了留在母亲身边,倒不是喜欢阿格斯冷哥哥么?我瞧阿格斯冷哥哥可是巴心巴肺的!”

  图雅也不示弱:“看来,你在京城,没少听那些女人搬弄口舌。我再怎么样,都已经嫁了。我记得他们家有三位阿哥,弘时肯定娶妻了。弘历弘昼两个,随便挑一个,你就可以一辈子留在他家。要不然,就算回京城,也没法在皇上皇后跟前多留久呆。”

  怡安本能地想要反击,心念一转,呆住了。母亲分明有意把图雅和阿格斯冷凑作堆。难道阿玛和额娘也是这个打算?各府里那些格格,在她这年纪差不多都嫁了。淑儿妹妹那么小,还听额娘对十三福晋说过给她挑额附的事儿。到她这儿,只有额娘那闲闲一提,自己还说要一辈子陪着她,这不是和图雅姐姐当初对母亲说的一样?

  图雅看在眼里,只作出一幅八卦嘴脸,把弘历弘昼拿出来说事,这个这个好,那个那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