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5/15页)

可她心里毕竟是疼爱是弟弟的,既然琴瑟和鸣的妻子不可能有了,那么就给元亮找个能干的侍妾吧,一个可以给元亮生孩子、有能力自己教养孩子,又不会痴心妄想让他后院起火的侍妾。小柳氏就是高皇后精挑细选出来的,柳昭仪长兄的嫡长女。

柳昭仪是元家送来的,柳家也是依附于元家的官员家庭,可自从那次太后寿诞上,柳昭仪落了元贵妃面子后,柳家就彻底被元家冷藏了。郑启除了太子外,对余下的皇子都不怎么太上心,尤其是谯王年纪小,学业也不高不低,要不是因为阳平完胜乐平的生子能力,让郑启有了印象,他快都忘了有这么一个儿子了。

谯王年幼体弱,去了谯郡后,就一直大病小病不断。柳昭仪就谯王这么个命根,怎么能不急?让阳平求了崔太后好几次,要调谯王回建康休养,可已经有封地的郡王想要回建康,是需要皇命的。郑启不松口,崔太后也没法子,自从常山死后,他们母子的感情越来越冷淡。柳昭仪情急下,就求到了高皇后身边,高后看上了小柳氏,柳家付出了自己的嫡长女,代价是高后让已经病了快有大半年的谯王回建康休养。

“殿下!殿下!”谯郡谯王府邸,一名年近四十、两鬓斑白的内侍,激动的冲进了谯王书房喊道,“建康传旨意来了!娘娘一定是劝通陛下,让您回去养病了!”

书房里,谯王正在看书,他今年十六岁,因生病的缘故,脸色有些苍白,相貌俊秀,原本看到老内侍进来的时候,他脸上还带着温和的微笑,但听到内容后,他脸上笑容不变,但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

“殿下,你不开心?”冯远奇怪的问,谯王个性内敛,常人很少能察觉出他的情绪,但是对冯远来说,他从小就伺候谯王,对谯王的情绪波动非常敏感。

“阿母为了我能回京,一定求了不少人。”谯王眼底浮现怅然,他真是不孝,没有能给母亲分忧,反而让母亲一次次的为自己担心。

“殿下若是担心娘娘,等回了建康后,好好孝顺娘娘就是了。”冯远安慰谯王道。

谯王微微颔首,心中却隐隐忧虑,以阿娘在宫中的地位,根本不可能劝说父皇让自己回京,定是后面有人帮忙,无论是谁,都可能白帮,也不知道阿娘付出了何等的代价。其实他是真心不想回京城,这里虽然地方简陋些,可比建康自在多了。

宫里柳昭仪正对着阳平落泪:“总算你阿弟可以回京了。”

阳平看着母亲喜极落泪,也没扫母亲的兴,提及表妹的事,“阿母,阿弟什么时候回京?”

“大约一个月后吧。”柳昭仪盘算着,“这次一定要让你阿弟娶了王妃再走。”

“弟妹的人选,你想好了吗?”阳平问。

“选了几家,你也帮我参详参详。”柳昭仪说,她选的基本都是世家旁支的嫡女,家中父兄官位处于不上不下的水平。

“都挺不错的。”阳平思忖了下,“等一会我去给大母请安的时候,先跟大母提一声。”让阿弟回京,大母没立场多说什么,但让大母提一声让阿弟成亲,大母应该会答应吧。

“好。”柳昭仪对阳平道:“不用太急,横竖你阿弟都耽搁这么久了,还有这次是委屈了阿琬——不过高元亮也算是个好归宿了。”

高家算什么好归宿?光是乐平,就够阿琬受的了,阳平暗自腹诽,但也没多说什么,人都进高家了,阿舅也是心甘情愿的,她又何必去做这个恶人呢。

“子羽这几天如何?”柳昭仪关切的询问着女婿。

“他还不错,这几天他想外放,家翁正在安排。”阳平说。

“外放,你要跟着子羽走吗?”柳昭仪一愣,忙追问,她可舍不得女儿离开建康受苦。

“不,应该是子羽自己去吧。”阳平说,她和崔振已经有两个儿子了,没必须要跟着他去外放,一来是她不一定受得起那个苦,二来她留在建康也能帮着子羽打点些事务,不然等他外放回来,说不定建康在就忘了子羽这个人了。

“那就好,不要跟着去,太辛苦了。”柳昭仪说,“再说建康也离不了人。”

“对。”

“什么?阿姊你又有身孕了?”陆言兴奋的问着侯莹。

“嗯。”侯莹面带红晕的点头,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她刚诊断出来有两个月身孕。

“太好了!我小侄子什么时候出来?”陆言问,她一口咬定这个一定是儿子。

侯莹听了阿妹的话,微微一笑,摸着肚子柔声道:“如果这次再是一个女儿的话,我准备给你姊夫纳妾了。”她已经跟元尚师生了两个女儿了。

“阿姊!”陆言吃了一惊,“是不是姊夫逼你的?”

“不是。”侯莹神情平静的说,“我只是觉得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