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司栖佟有情有理的分配(第2/3页)

赵公明欠了欠身道:“启禀元帅,自古武□□文治国,臣是基于现实而分,谢氏上下武风充沛,保家卫国令人信服。”

谢氏纷纷挺起腰杆。

“然文治方面却一塌糊涂。”说着赵公明大胆地将搜集的谢氏文官定案处政的事件都拟了一份陈情书。

全部交给吴秋。

吴秋多多少少知道谢氏某方面的离谱,他颤颤巍巍交给谢兰芝。

当陈情书都到谢兰芝之手,谢氏上下无不眼皮在跳。

谢兰芝扫视族人们,她挑了挑眉:“本帅主持的大事都是再三思虑才下决定,我希望你们也能够如此。”

谢氏们顿时心虚不已,有的人已低头不敢对视。

司栖佟多少也猜到,她出声道:“谢氏族人进京不久,对政务处理不擅是情理当中。”

谢氏纷纷感激主母帮他们说话。

谢兰芝打开陈情书,总共一百零一件地方政事,每一件都充斥着一个味道:徇私,徇权,徇亲。

甚至谢氏有人偷百姓的鸡,也被一个谢氏小吏当做小事释放,还恐吓受害人不要斤斤计较。

谢氏某户让婆子洗完衣服不给钱。某户吃完馄饨故意放苍蝇,去酒楼不给钱,去青楼...等等。

还有谢氏女子强娶书生,谢风开放竟玩起多人。遭一个镇子的百姓们诟病,此女子一气之下打了里长,掀了别人的家。

虽是小案件但堆积一起容易堆起民怨,大晋风气尚保守,还有人裹小脚。

没想到底层处理杂乱,影响秩序。民俗可改,风气可变,但风气绝不能往畸处走。

谢氏中下层基本有失公道,还有人没本事强出头制造了冤案。

谢兰芝当场将陈情书扬给谢氏那堆人看:“这就是你们的能力?”

谢广忍不住站出来道:“谢氏...谢氏文人不够,所以难免会有瑕疵掺和进去,但也不尽是无用。”

“派到下面去捣乱?”谢兰芝冷下声道:“不够人,就不会去学?”

谢广不再说话,他没办法再为族人背锅了。自己女儿还没管教好。

谢氏上下不敢言。分明是事实。

司栖佟在飞落的陈情书,接了一份书,扫了眼,发现谢氏处事方式确实有失公道。

她主动建议道:“不如临时开设官办学,由京臣为谢氏教育如何处理政事?”

“主母...公主殿下所言极是。”谢广和谢氏们纷纷道。

谢兰芝道:“此事就交给公主处理。”

谢氏们纷纷松口气。还是主母温柔。交给主母他们还能喘口气。

但他们放松太快,谢兰芝又道:“谢氏一年内必须学会处理政事,三年内必须将事处理妥当,否则,三年后无论其父其母曾居何功都将不再录用。”

三年制顿时令谢氏苦不堪言,但三年也足够,没人敢反对。

“諾!”

“此事就交给九晋臣监督。”谢兰芝既然决定要拉谢氏一把,就不能让他们好逸恶劳。

“至于文本,就采纳赵公明的意见,在三年内若谢氏还无本事学到本领去治理一方土地,本帅不仅不会录用,还会将其贬回南域,永世不得回京。”

永世不能回京?!谢氏们都是享受过天京的荣华富贵,哪甘心回乡野老家,在老家撒野说不定还得挨自己□□头,还得受宗法管制,处处受限,活得就不痛快。哪像天京!

连谢广都吓了跳,不能回京,身为大将军岂能被踹回天京出丑,看来以后要好好监督二个女儿学习了。

而赵公明一人高声呼喊:“元帅英明!!”

谢氏被谢兰芝吓住已没心情注意赵公明的文本,满心思想快点找个好点的京臣交自己处理公务。

京臣们,李令站出来问:“元帅,请问赵大人的文本内容何议?”

“将九晋各地文务分配交由凤宁公主。”谢兰芝道:“由她来决定各地的官吏。”

此话一出,谢氏纷纷不敢相信。

赵公明只是端正身子,一副就该如此。

谢氏也有人清楚,谢氏文务不行,但九晋各地的兵权,治安权可都归谢氏把守。文武半开,还是谢氏占一半优势。

司栖佟接下分配,她当场道:“本宫将令吴大人和李大人赵大人永安侯为九晋军机内阁首臣,各地诸事可经军机内阁筛选大小事务,分而处理。”

“大将军谢广为军辅大臣,右将军谢集为军辅大臣,左将军谢峡为从辅大臣,管辖各地治安情况。”

“另设军机下阁,将谢氏中将,少将军,与京臣四品协和各城要务。”算是第一批文武合流。

分配的合乎情理。

大鱼安插好,底下的小虾米就可以依公摆放,并且顶头上司都是谢氏将军。而文务分开也限制谢氏将军插管内事。文臣独立半阁,武官也独立半阁,处平等地位。

军机阁之上就是谢兰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