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大晋版王玄策(第2/6页)

不仅仅是这些,谢兵也遭京衞军排挤,甚至现在连各地镇府兵也敢排挤谢兵。让不少谢兵耽误族内的公务,甚至是朝廷的公务。然后因为没有完成朝廷的公务,丢掉了官职。

并不是谢氏自己不努力,而是有人在对谢氏暗中有计划下手。打得谢氏措手不及,逐渐在私底下掀起一股排挤谢氏的热潮。

很多无辜的谢氏丢了官,不得不回南域。

这些人都是想融入天京。

谢兰芝听完,她瞥了眼都快委屈的要哭的谢昌望。

“就这些了?还有吗?”她忍不住捏捏眉心。谢氏在新天京的处境已经开始表现出一种水土不服的状态。

排挤是一回事,但没能力站稳天京也属回事。这些缺乏群首引领的谢氏,现在急的不该是保住岗位,而是培养人才站稳脚跟。

不过也不怪他们,因为没有给他们指出一条康庄大路。

谢兰芝道:“吴秋,事到如今你还要继续效忠我谢氏,从未想过自己的前途吗?”

此话一出。谢昌望顿时惊愕对着她,吴秋也诧异几分。

“元帅,您...。”吴秋欲言又止,似乎想说,他本来就是她的近臣。

谢兰芝认真地告诉他:“吴秋,本帅很感激你对我的忠诚,这样已经足够了。”

“我已经不需要你牺牲自己的前途来侍奉我。你也该去朝廷实现自己的抱负。”

“而不是拘于谢氏的一亩三分地。”

吴秋不语,他顿时要跪在地上,被谢兰芝下榻扶起来。

谢兰芝将右手按在他的肩膀:“不要担心谢氏。谢氏的困难只是一时的。”

“你应该去做自己事,尽自己的力量去为大晋添砖加瓦。”

吴秋紧绷的身体忽然一松,然后他郑重朝她深躬:“臣,遵命。”

谢兰芝让吴秋先去忙。

现在只剩下谢昌望,他因为吴秋走了少个帮手,开始感到局促不安。

谢兰芝端起茶杯,慢慢品了一下,才道:“谢昌望,你明天就去找谢广,求他回去。”

“只要他回去,谢氏就能解决眼下的危机。”

至于谢广为什么有这个能力,是因为谢广曾出身大将军,他哪怕脑子不好使对谢氏来说也算是一个标杆作用。谢氏只要有大将在,他们就有主心骨,有了主心骨,他们才会稳住自己去想办法克服现在的困境。

否则她帮得一时帮不了一世。

谢昌望道:“元帅,我代表谢氏想问您,难道您真的已经放弃谢氏吗?”

谢兰芝没想到他会这么问。这个问题她没有犹豫就告诉他:“你们都是我的族人。”

事到如今,这个答案已经明显。谢昌望再也没有问,突然有了胆气面对眼下的困顿。

“元帅,我先退下了。”谢昌望朝她还了礼,得到她的同意便离开了。

谢兰芝也没待多久,她直接离开军机阁。

她前脚离开,军机阁上下都传遍了。

辅官与随官们纷纷议论起来:“谢氏排挤我们不是一天两天,现在落在后头,指不定要怨恨。”

“可关我们什么事,谢氏做事一塌糊涂,就算是有眼的主子也不会任用他们。”

“不要这么说,没有谢氏天京现在指不定还乱着,他们于天京还是功臣。”

“谢氏如今地位下滑,遭人排挤,也许不能只怪他们。他们紧张也是情有可原。”

“官场就是这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看那些人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又要开始作啦!”

这件事很快传进建章宫。

西卫的人将此事都上报给司栖佟。

司栖佟让西卫不必再盯着谢氏,任由他们去。西卫本来就有谢氏的人,谢梅乡就是西卫的文指挥使。

只要谢氏没有什么大过,有火基本烧不到他们头上。现在的日子之所以难过,是因为先前过得太舒服了。也是时候碰碰壁,学会为人处世。只要这阵疼痛过去,之后谢氏便能风调雨顺。

只是谢氏还能剩下多少人才,就不得而知。

其实谢氏的问题并不严重,不过侧面也说明一个问题,朝廷开始有人在暗地分党派。划线。

司栖佟搁下笔,下了道命令,让吏部去调几个人岗位。

让谢氏代替他们的岗位,然后京臣代替谢氏的岗位,做到熟为止。如果再有事发生,便直接将他们混在一起整合。

司栖佟的命令直接动摇尚在党派雏形的京臣圈子,谢氏自己也有党派迹象。只不过没之前夺眼,才会显得人畜无害。

与此同时。

谢广从九晋城门口回来,他发现家门口有很多人在排队,手里还提着礼物。

他刚到就看见从前的狐朋狗友上门了,还有原先的旧部下。所有人看见他都纷纷红了眼,朝他涌过去。

“大将军,您终于回来了!”

“才一年不见,您憔悴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