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西晋北伐(第2/6页)

曾经谢兰芝到往过此处警戒过,就是避免北胡匈继续增兵后勤给军队造成更大的压力。

好在北胡匈放弃增援保存实力,只不过遭刘成起义,基本也元气大伤。清兵祸更是令底层与高层处于一种分裂的状畩澕态。

正好是进军北化是最佳的时机。

马洪接令后,他特地向司栖佟建议道:“马虎适合镇守后方,谢颖适合做前锋,至于谢少将军可以作为后援。”

其实马洪有更稳妥的人选,只不过他们不适合当头阵,也带不好头。这时以冲锋闻名的谢颖就入了贵人的眼。

至于谢尚光他打仗一般般,但胜在稳妥。其他人都可以在他们之后冲锋。

司栖佟道:“谢颖带五千人先探路,谢尚光在便在后方回援。至于其他人,马洪你来安排。”

“末将遵旨!”马洪顿时道。

谢颖和谢尚光没有异议。尽管谢尚光也想打前锋,可他知道他就想去,因为他是独子,家里人也不肯让他冒险。

现在他能留后防上战场已经不错。

司栖佟在让他们走之前,特地问了谢颖一句:“倘若你在边境遇到了李黎,届时,你又如何采取行动?”

谢颖整个人顿了下。她很快回答:“末将绝不让敌人损害我西晋一点利益!”

司栖佟拂袖,高声道:“去吧!北伐第一战极其重要,你去给朕拿下一个漂亮的头筹!”

“末将遵旨!!”

谢尚光则是默默不语。司栖佟不忘提醒他:“战场的后防也极其重要,马洪能否继续带着大部队入境,全靠你的坚守。”

谢尚光顿时激动道:“諾!末将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三人朝司栖佟重重行完礼,他们踏出建章宫。于中午坐军船通过水路进入华阴国,仅仅一天谢颖就举一万兵到艾城。

这里留守着一千匈兵,还有五门银盾大炮。

谢颖架起长虹大炮隔着二千米的距离,直接将艾城新建的大楼给轰塌了。

艾城战役,一触即发!!

谢尚光在后面等着,只听见前面炮轰声不断,之后便是冲锋声,艾城开始厮杀起来。

花了二个时辰,艾城杀敌四百,俘虏六百人。通通交给谢尚光。

谢尚光本来想全杀了。但六百人没有一人敢反抗的样子,他也就在原地设了个俘虏营派人看守他们。

谢颖从艾城进不到一个时辰。

北胡匈就收到艾城被破的消息。

柳姿与鞍山君怎么都不敢相信,西晋现在就敢带人攻打他们!!

柳姿和鞍山君第一次达成协议,以鞍山君部署军队,她出钱出粮共同剿灭闯进国境的京衞军。

贵族们也顾不得造反的百姓,匆匆收粮送到太后手里。鞍山君趁机在国内举了二十万兵。

他还命墨门的弟子快速制造一批火器出来。墨门弟子拒不服从。

鞍山君忍不了这群人的破脾气,他直接派人砸开墨门的武器库,捞出七千条火器与一百门大炮出来。

为此,墨门弟子还提醒他们这些炮还不是成品,恐有炸膛的危险。

现在军事紧急,谁也管不了那么多,直接投入火器营。七千人拿着火器和一千炮手推着百门大炮,在国门玉海关守着。

谢颖带着一万人冲到玉海关时已经是晚上,他们推出大炮当晚就将玉海关的城墙炸开一个个窟窿。后脚冲锋兵持着新式装填火器,冲到墙角一枪一个。

匈兵也有火器纷纷开枪,可他们的火器打一发就要填装十下,速度慢京衞军三倍。

这时京衞军靠着装填式火器,经过鲁晴与阿扎魏贡提纯的火子药,已经弥补威力不足的缺点。

他们快速开枪,一枪一个,拉一下就装填完毕。

城墙上的匈兵下卫看见京衞军手里的火器,上弹快,打得准,这名下卫已经头皮发麻。

最后证明京衞军的火器确实处于先发优势,一晚上就打下玉海关,剿灭五千人。在火器的助力下,取五千人的性命变得轻而易举。

一夜间就重创匈兵。

玉海关被破的消息传到白瓮宫时,柳姿还在吃早膳。听到这个消息她饭也吃不下了。直接要求见鞍山君。

鞍山君刚起床还在打太极拳,就听说玉海关破了。

鞍山君的面色顿时变得凝重万分:“玉海关一破,接下来就是外城,外城一破,州府也就不保了。”

“来人,将百门大炮堆在外城,此战意味着州府的胜败!”

同时马洪听说谢颖已经打破玉海关,眼看要冲进外城。

他立即带着五万人北上,踏过艾城,走进玉海关,占领了玉海关。

这时谢尚光已经将靠近红河边境的地区围得水泄不通。随着前线的降兵越少,他的压力也变得越小。

因为越往里面的匈兵越不愿意投降,甚至还要跟京衞军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