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拿下北胡匈(第2/6页)

谢兰芝终于忍不住走到她身边,在御桌边探头,她倒要瞧瞧还有多少事需要小凤凰忙?

小凤凰有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很快,她看见面前一堆的都是民生状案。虽说她早就知道小凤凰在整治地方,没想到地方还有那么多隐患存在。

谢兰芝十分心疼,又知道地方的症结在哪。

那就是地方宗族势力垄断,地方政治,到处地方性垄断。并且脱离于朝廷的统治,形成一个王中王的小朝廷。

这种通常被称为土皇帝。

“这些人在我的世界里也有。不过他们都被称为□□。”谢兰芝突然道。

司栖佟笔一顿,听着某人熟悉的讲故事的口吻。她的注意力瞬间去了一大半,那都是她最爱听的事。

偏偏在这时,司栖佟面上不显,白玉雪洁的耳廓却动了动,分明在口是心非。

谢兰芝发现了。她不点破,反而故意道:“我们那里的领导想到一个好办法。将这些蚂蚁般纠集的势力一一击溃。”

此话一出。

司栖佟终于搁下笔,还用白玉的镇纸压在翻开的奏折上。她迅速起身,朝她道:“兰芝,想午睡吗?”

“不想。”

“我想。顺便听一听睡前故事。”司栖佟迫不及待地牵着谢兰芝的手往兰章宫走去。

谢兰芝有些哭笑不得跟随着她的脚步。

北胡匈这边打起抗晋保护家园的旗号,太后与鞍山君使出浑身解数,想拉起所有人抗击马洪大军。

可惜匈兵们保护家园的信念早已被炮火击溃,谁也没见过那么大的仗势,还没看见京衞军人。炮火先到,炸得所有人七荤八素。无论躲哪里都会被无差别攻击。

打又打不过,躲又躲不掉。满目疮痍,人人自危。

匈兵带着家人开始往北迁,偌大的一州府几乎半个沦陷,剩下没逃走的匈兵不是弃械投降,就是被俘虏。

匈兵与胡匈百姓原以为他们死到临头了。等着任人宰割。

没想到,马洪大手一拍先搜刮了州府和各个贵族的粮仓堆在一起,选择发给胡匈百姓。再集中匈兵设了战俘营,由谢尚光每日监管。

大半州府百姓没想到他们天天吃不饱,穿不暖,反而因为敌国将士开仓放粮而得到救济。

所有人的心情是复杂的,但吃在肚子里的米是骗不了人的。不少幸存的人反而因为放粮活下去了。

那些逃难北迁的反而畩澕因为资源紧张开始互相残杀,贵族杀贵族,兵将杀兵将。百姓为人鱼肉。

百姓无论逃到哪里都是为人鱼肉。就在胡匈百姓活不下去,大家决定跟京衞军拼了。

京衞军已经攻下半个州府没有继续攻击,而是该为招降,只要当地贵族交出一半粮食,并且缴械投降,京衞军就既往不咎。

毕竟京衞军冲进城内也是有损失的。不少人是被胡匈百姓偷袭的。

京衞军没有再靠近民居,他们派出胡匈人到乡村各地游说,只要不反抗,每家每户保持秩序。他们就不会继续南下。

马洪他们也知道穷乡僻野的地方更凶残,他们现在犯不着去打小地方。先把镇府给控制住,那基本是控制了七成。

马洪让谢颖向每家每户敲门,大户收到消息就派出一个代表来谈。

每个代表都诚惶诚恐过来,发现马洪真的没有杀他们的意思,并且表明还需要他们主持秩序,以物换物来交换安宁。

胡匈人入驻北方百年,除了底层胡匈人还保持旧传统,大多数贵族为了去蛮夷化,入驻北方就先找落魄的门第或者可追溯的中原大姓入户。认这一脉为祖。争取加入中原这个体系,得到中原的认同成为其中一份子。

可惜北胡匈再强大,上层归化毕竟是稀少的,底层完全与上层脱钩,所以导致上层归化根本无法影响下层跟着一起归化。

下层自然比上层保留更多本族的习性。只有那些住在城镇的人勉强有了归化,但大多数人还是住在乡村等偏僻的地方。保持着原始化。

当谢颖敲了每家每户,看见开门的不是着汉服,就是着半汉半匈的混搭服。就足以通过衣着辨别出这家归化的程度。

谢颖也对这些人的态度非常好,一度让不少大小贵族以为自己遇到的不是敌军,而是友军。

被谢颖友善态度吸引的大小贵族纷纷出门去见马洪。

马洪让人搬来酒桌临时拼凑成如长龙般的桌子,请贵族依序入座。马洪也因为贵族们入座的前后分辨出谁的身份最高。

那就是靠近他右侧的一名老者,他白发苍苍,精神头却不错。

他穿着华衣,戴着方圆帽。

马洪就将自己的诉求告诉众位,他希望所有人出来维持秩序,而他相应的也会答应所有人的安全。

其他贵族为了保命无不赞同,唯有老者冷哼一声:“外敌是谁?入侵我北胡匈的人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