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两人的融合政策(第3/4页)

太子阁下。您做到了。你保住北域的根。

至于其他首领,谢兰芝让他们赶紧去行动。各位首领见谢兰芝没有让他们缴军队,有点难以置信,不过百姓他们还是出得起的。

谢兰芝特别强调:“到时借来的胡人,就从一番坐船去鲁州府,到时本帅会亲自安排。”

“是!”七个首领立即转身去准备。北域大将紧随其后,他们就算有军队压根不敢进攻,否则别说京衞军。光是谢兵这个军种就能毫不留情将他们杀了。

北胡匈的下场就在眼前。

北域众将离开后,马虎忍不住站出来,穹腰抱拳:“元,元帅留步。”

谢兰芝转身,瞥了他眼:“本帅记得你叫马虎,是马洪旗下的右将军?”

马虎道:“是,元帅,末将胆敢问您一个问题?难道您不怕北域大军成为西晋以后的隐患,或许他们注定我们的敌人。”

谢兰芝道:“我们的敌人在海外。”

她说完转身坐上一条军船,然后告诉他:“等谢颖醒来告诉她,暂驻一番,维持一番的秩序。无召不得回京。”

她现在只能帮那孩子到这一步,剩下就看她的造化。

只希望她们都能走出李黎的死。

军船迅速离港,花费一个时辰就到鲁国河港。

北域的人看着水上的铁盒子无不惊叹西晋的强大,居然已经能让数十吨的铁船浮在水上,还有那条烟囱就跟烧沸腾的锅盖一样驱动着船前进。

光是一条军船就让北域不少土老帽生生折服,再加上北域死的人少,大多数还是完好无损的。所以暂时对西晋恐惧大于仇恨。

一番却不同有不少人仇恨着马洪,谢颖。留在鲁州府的十万人,在司彩凤的安排下,纷纷回到一番。

一番开始戒备港口,司彩凤为了继续维持商都,特地杀了一批激进份子。造成遗留下的一部分胡人不服她,要举苏巴格代替司彩凤。

苏巴格却支持司彩凤,只要司彩凤说什么,他就杀谁。一时间一番在战争的仇恨中变得迷惘,到底谁才是仇人?

若干年后,一番前人的仇恨已经随着岁月沉淀消失。一番人民也成为后世李黎文化的传承人。后世因李黎文化也成为内港的心脏民族。更在后世孕育出一支强悍的海军。

并且坚称李黎文化是中原文化分支之一。之后更是影响到外域,外域也因李黎文化归附中原而融入中原。

因为外域多数与北域与北胡匈同宗同源,他们的文化相近,更容易亲近李黎文化。而李黎文化随着与中原交流,互相吸收也变成最贴近中原的民族文化。

与之相反的是北胡匈在最后竟连一点影子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唯独李黎文化保存下来,并且受无数外域人追捧,中原开始大量接受文化融合,不断进步,于后世变成最包容的国度。

谢兰芝的一道命令让所有首领为了多点煤炭多点粮食,纷纷将胡民送到鲁州府。

公付令帮忙接人,已经快二天没睡。

身边的将军告诉他:“一共送来五百万人,这也太多了。”

“那些贵族就像嫌弃吃饭的人多,也不至于把家里点人都搬过来。”

公付令不想多管闲事,他只想快点完成任务:“北域统计出来多少人?”

“总共二千万人,送来的人都占二成人。”

“快送到山里去,让他们赶紧把中部的那几座山开蔡出来。”

因为中部联盟经过北下的那批墨家子弟的勘察,发现附近有一种叫黑油的东西。可惜因为土太厚,要挖很深才能挖到。所以墨家子弟暂时放弃。

不过那几座山确实是阻碍了去天京的路,只要打通山,就能将中部南域天京连起来。到时中部和鲁州府会更富有。

公付令不得不承认,挖山修路,确实是历朝历代中最值得开发的工程。

而五百万胡人被送进山里,所有人都鬼哭狼嚎觉得自己是被首领当成奴隶给卖了。来给西晋当牲口修路的。所有人都陷入绝望之中。

整个山谷都是胡人的哭喊声,使得山谷宛如人间炼狱。

然而当胡人干了几天活时,他们发现这里不仅开始修房子,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炭送过来。专门给他们。

吃食方面竟然比在北域的生活还好。

甚至偶尔还能见到几块肉,每一旬就会发些钱。鲁王还开放城池让他们进来购买东西。

不少胡民还能拿着钱去换新衣服。生病了也有大夫给抓药。

这生活简直不是奴隶可以过的。久而久之,没有人想过逃跑,甚至有了住在中部联盟的打算。

五百万人在中部联盟开荒,进行的十分训练,偶尔会有大炮开路,修的路进程就快多了。

这里进行的如火如荼。

谢氏拖家带口去北方的消息也传遍九州。从前遣散的十万谢兵在民间成亲生子,听说谢氏号召,所有人都拖家带口去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