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3/4页)

太后摇摇头,喝了一口茶水压压惊,而后安抚李钺说:“放心吧,哀家会常常召阿弗进宫的。”

“阿弗整日这么来回走,也很累的。”李钺道。

太后:“……”

她对李钺道:“你身体好,那你出宫看阿弗去。”

太后就是随口说的,哪曾想李钺还真认真道:“我正好打算把阿弗隔壁的宅子买下来。”

孟弗抬眼看向李钺,李钺见她看过来,对她笑了一笑。

早知如此,她选宅子的时候应该选一处离皇宫近的,只是离皇宫近了,认识她与李钺的人也多,也并不是件好事。

九王爷坐在凳子上,手里捧着一只苹果,从他们进来后,他就一直歪着小脑袋,一会儿看看李钺,一会儿又看看孟弗,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困惑。

等到他们都不说话了,九王爷从凳子上跳下来,跑到孟弗面前,把手里的苹果送给孟弗,他声音清脆道:“给你。”

孟弗接过小王爷送来的苹果,笑道:“谢谢殿下。”

小王爷比起她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已经好出太多了,他现在不仅可以说话,还能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将自己融入到他庞杂的世界当中。

太后见状笑道:“他果真是喜欢你。”

等到孟弗与李钺离开后,太后脸上的笑意全部敛去,她转头对周围的宫人道:“让宫人们都把嘴巴闭紧了,哀家若是听到说了半点不该说的,要了他们的脑袋。”

当年先皇驾崩后,李钺直接放了一大半的宫人出宫,连带着妃嫔们不管是有子嗣的还是没子嗣的,也都被送了出去,李钺甚至允许她们在宫外再嫁,大部分宫妃都不敢生出再嫁的心思,可也有先皇驾崩前一两年被送进宫里的小姑娘,连先皇的面没见到,她想要再嫁给自己的青梅竹马,家里的人不允许,李钺干脆派人送了笔嫁妆,那些人也就老老实实闭上嘴,听说现在小两口过得也不错,之后陆续又成了几对。

先帝在九泉之下知道自己的妃嫔们又嫁人了,不知道陵前的草是不是生得更绿一些。

而陛下登基至今,后宫空无一人,没有争风吃醋的那些糟心事,也就少了许多的是非,管起来也容易许多。

太后抱起九王爷长叹一声,她年少时也曾想要得一心人,希望那人将她好好的放在心上。

先帝只爱她年轻时的颜色,何太医在李钺被派去北疆后,也娶了妻,他们二人再也没见过面。

她没有这个福气,她希望孟弗得到圆满。

下午孟弗待在紫宸殿里,李钺把孟雁行给召进宫里,询问他的《男德》编写得怎么样了,他现在看孟雁行是怎么看都不顺眼,等看完《男德》的前几章,就更加生气,张口想要训斥,屏风后面的孟弗稍微发出一点声音来,李钺找了借口离开,到内殿中与孟弗谈了一会儿,出来后对孟雁行仍是一副愤怒的面孔,倒是没怎么骂他,不过他说的话也没让孟雁行有多好受。

女子在《女诫》中对自己要求那么高,男子怎么可以落后呢?

而且看看人家《女诫》写得是多么的谦虚低调,《男德》能不能学着点,作为男子不应该更加虚怀若谷,更加谦逊待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吗!

除了拾人牙慧还会什么?前人都已经写过的东西就不要再写了,写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孟雁行心里知道陛下说的很有道理,只是他身为男子,始终有些过不了心里的那一关,今日被陛下说了一通,他连连应是,回去重写,他一边要编写《男德》,一边还要教孟瑜读《女诫》,随着对《女诫》的深入了解,他写起《男德》来倒是愈加的得心应手了些,就是有时候他会突然间觉得,活着好没意思,在教了孟瑜两天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孟瑜比起孟弗实在不够聪明,她还不用心,孟雁行时常要被她气得头晕眼花,更可气的时候有时候引用典故来训斥她,她都听不明白,回忆起自己从前教孟弗的日子,孟雁行不免要将她们进行一番比较。

而孟瑜听到这些话更加不平,凭什么她在孟雁行的心里总也比不过孟弗?当初被孟雁行重点管教的人是孟弗,要嫁给太子的是孟弗,今日孟弗都被孟雁行赶出孟家了,她怎么还比不过她?

孟瑜本就愤懑不平,不久后听到孟雁行与孟夫人商量要将她嫁人,孟雁行挑中的人是他的学生,现在还只是一介布衣,孟雁行说他日后一定大有所为。

孟瑜才不管日后怎么样,她才不想嫁给一个平民,只是在帝都中能冒头的官宦人家里,对她有意的,来来去去就只有一个谢文钊,而因当年的事情败露,这段时间谢文钊待她有些冷淡,她如果想要做侯夫人,就得想办法哄一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