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4页)

孟弗心中暗暗叹气,陛下现在的演技就很差劲,那嘴角都上扬成什么样子了。

这是在道歉还是在道喜?

孟弗问他:“您不吃饭啦?”

陛下厚着脸皮,贴在孟弗耳边:“想吃阿弗。”

陛下说完再次在心里狠狠唾弃自己,他可真是个好色的昏君!

两人到内室胡闹一番,又过了大半个时辰,草草用了午膳,便回到前殿继续处理奏折。

下午果然如孟弗所说,再没有大臣来求见。

百官们原本是坚决抗议皇后留在前殿当中,但几日下来竟是再也没人提这件事了,仿佛都同意了陛下的做法。

偶尔聊起这件事的时候,就会有官员一脸深沉地道:“皇上每日为国操劳,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应该多为陛下分忧,不能让皇上再烦心了。”

同僚们纷纷点头道:“对啊对啊。”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素来和善,平易近人,与皇上乃是天作之合。”

同僚们再次应道:“是啊是啊。”

“所以皇上现在身体不舒服,不宜动气,我们是劝不动的,那皇后娘娘的确应该在前殿多陪陪皇上,好让陛下早日恢复。”

同僚们也跟着赞成道:“应该的应该的。”

少数的官员还在嘀咕这事是不合礼法规矩的,可现在也不敢说话了,他们感觉他们如果再抗议下去,好像是他们在无理取闹,不通人情,完全不在意皇上的身体似的。

这么一大顶帽子扣下来,那谁敢去接?

而且,皇上如此喜欢皇后娘娘,他们得罪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在皇上面前告他们一状,他们焉能讨得好去?

皇后不就是在前殿里坐一坐嘛?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皇后娘娘说话那么好听,能让他们少挨陛下不少骂。

这么一想,百官心里又释然不少,这多好啊!皇后娘娘她怎么没早点来啊!

这朝中与后宫其实是差不多的,那些视祖宗规矩如性命的老顽固们根本待不了多久,早就被陛下剔除出去了。

眼看着官员们对自己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孟弗观察了几日,觉得可以继续往里面加柴。

于是,在熙和四年的七月初九,百官们早上来到宣政殿,他们赫然发现廷上多了一把凤首的椅子。

百官们心中立即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又觉得自己的猜测太过离奇,所以不敢轻易开口。

等看到高喜过来的时候,他们赶紧围上去向高喜问道:“高公公,这上面怎么多了把椅子?”

高喜倒是直接说了实话,对他们道:“等会儿皇后娘娘会和皇上一起过来。”

最前面的魏钧安下意识反驳道:“这怎么能行!皇后怎么能上朝来?”

皇后在紫宸殿前殿陪着皇上一起召见官员就够荒唐了,现在还要到宣政殿听政,未免太过了吧?

高喜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对魏钧安道:“陛下这几日有多生气诸位大人又不是没看到,太医本来就叮嘱过陛下要少动肝火的,结果一到了朝上,根本就没人能劝得住皇上。”

上个月江南水患,朝廷发下大量的赈灾粮款,却被当地官员贪污近半,还有人趁此机会故意抬高米价,官商勾结,套取赈灾粮款,陛下震怒,一连派出数位宣谕使互相监督彻查此事,将那些个贪官污吏连根拔除,不久后陛下拿到宣谕使传回来的奏疏,又发了顿火气,他在朝上每说出一个“杀”字,廷下的官员们就觉得自己的脖子也跟着凉一下。

魏钧安皱了皱眉,这高公公是在嫌弃他们无能吗?可皇上那个脾气谁能劝得住?

哦,皇后娘娘有时候确实是可以的。

高喜将眼前几位官员的表情收入眼底,继续笑眯眯道:“况且娘娘只是过来陪着皇上,不会插手朝政的。”

魏钧安有些心动,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同僚们,又问高喜:“真的吗?”

高喜点了点头,高深莫测道:“如果诸位大人需要的话。”

他们当然需要皇后不插手朝政!如果皇后坐在皇上身边不说话,那他们不是不能接受。

反正她都在前殿里听政过了,现在到宣政殿来其实也没多大的区别。

只要她不干预朝政!

魏钧安等人对视一眼,心下已有了思量,虽然皇后人是真的很不错,但家国大事终究不是她一个女子能够干涉的,若皇后要开口插手朝政,他们概不理会便是。

就在此时,外头的宫人突然拉长声音道:“皇上、皇后驾到——”

宣政殿内的百官纷纷跪下,口中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稍作停顿,又道:“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孟弗随李钺一步一步踏上那石阶,去年夏天,她也曾在这里走过无数遍,但那时她是陛下。

李钺忽然停下脚步,他握着孟弗的手,似有话说,高喜凑过来,问道:“皇上怎么了?可是有哪里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