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在耿美琴已经麻木地接受现状,跟村里年长的外来大娘们一样能劝解新来小媳妇们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十五年。

她的男人已经死了,她带着儿女们在地里刨食吃,日子永远是那么困苦没有奔头,不到三十五岁的她已经跟五十岁的女人没多少分别了。

偏在这个时间,村子里一些人家买得起电视机了,她偶然在电视上看到改革开放后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由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富起来的人。

而电视新闻上介绍的先富起来的代表正是她从没忘过的脸孔--苗于荣!

耿美琴觉得又找到活着的动力了,她疯狂地打听着苗于荣的情况,赖在人家一遍遍地看电视想再能从电视上看到他,即使人家烦她赶她都不理,最后终于打听出来了。

原来不止是苗于荣富起来了,她前婆家人都富了起来。

传说中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是苗洪举带着儿子孙子开了家具厂起家的,有的说是苗奶奶带着媳妇们办了制衣厂起家,还有的说是还是小姑娘时的苗茵茵带领全家致富的。

不管是哪一种,苗家成了新时代的富豪是真的,苗家,都上电视了!

如果、如果她当初没有一时鬼迷心窍想着逃跑,安心地忍耐几年,那她现在就是过得地主婆一般的日子了,有好吃的,有好穿的,哪会像现在这样,一个人带着孩子,饭都吃不饱,孩子上不起学?这一想心里恨不得死了干脆。

耿美琴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三天,再睁开眼,梦醒了。

要说第一次做这梦的时候她还能当成是一个恶梦,那接连做了几天都是同样的梦,再傻的人也知道这不是单纯的梦了。

恰好在到达谦省前一天,耿美琴醒悟了。

趁着货郎没再防备她出门办置货物,悄悄地跑了。

身上没有介绍信,又没有一分钱一两粮票的她,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才回到福平,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来苗家请罪,说啥都要留在苗家不能走。

直到到了苗家,她才真正相信梦里的事一定是真的。

她才走了一年而已,瞧瞧苗家竟然起了一栋楼了,即使她还不知道苗家的场子却也更加坚定决心,所以才有一开始的哭声。

再说茵茵,心里的惊涛骇浪就别提了。

茵茵:你是说耿美琴是原文女主,那是不是她有什么特殊本事啊?今后能成为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群主:能忍加脸皮厚算不算是特殊本事?

茵茵:说正经的呢。

这时候她哪有心情开玩笑。

群主:正经的就是,不管她是不是原女主,现在都只能是路人了。有你在的地方,你就是女主角!

茵茵:真的假的?我咋就不信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要不你就跟我说说这本书呗?

群主:都不可能再按原剧情走了,还知道它做什么?

茵茵:就当无聊打发时间呗!

群主:无聊就赶紧去学习,你西班牙语等级测试不是没通过,赶紧再开几节课补一下。

茵茵:我现在心里刺挠的很,不听到这个故事心里就不能平静下来,什么都学不下去啊。好群主,就跟我说说呗。

群主被她缠得没法,只得简单地说了一下。

原来按原着的轨迹,苗茵茵一直没有使用红包系统,自然也就没有现在这些场子什么的。

但苗家还是会崛起的,不过那要在几年后改革开放政策放开之后的事。

目前就是家里条件在当地算是中等,想给苗于荣再娶个媳妇的能力还是有的。

但苗于荣经过耿美琴的打击后,有些心灰意冷,对相亲的事有些抵抗,或者说有些惧怕找媳妇了。

再加上李丽娟又一心想要找个大姑娘,高不成低不就的,一时就没有合适的人选。

看了几个都不合心意,就这样拖到了第二年秋天,耿美琴回来了。

不管过程如何,最终耿美琴还是留了下来。

然后便是一番的委屈求全,把自己当保姆丫环一般任劳任怨,多少年始终如一,几年后最终打动了苗于荣,二人才真正地复合。

茵茵看过之后只两个字--“啊呸!”

果然书里记载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不说其他,凭她对三哥的了解,他这一辈子就算是打光棍都不可能再接受耿美琴了!

何况她三哥这么优秀,多的是小姑娘看上他,哪还轮得到出过轨的耿美琴!

再有她妈也绝不可能会同意她进门的,甭管什么保姆不保姆的,就像今天这样,就不会叫她进入家门一步,脏了自己家!

呵,果然,这只能当成是小说随便看看,真信了才叫傻呢!

吐槽完茵茵就去开网课学习了,将事情抛在脑后。

群主见此忍不住摇头失笑。

接下来的几天耿美琴每天都来苗家,连晚上都缩在大门口睡就想等苗家人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