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白骨(第2/3页)

温印也听父亲和祖母说起过这段。

李裕继续,“李坦的外祖父在勺城不遗余力支持父皇,就是想父皇登基后,蒋家一门荣耀,也希望未来大的储君有蒋家的血脉,成为蒋家的主力。而当时看,蒋家是真有机会,尤其是父皇还在勺城的时候,李坦出生了,还是个儿子。”

温印眉头拢紧,“你之前说,皇室容不下双生子?”

李裕摇头,“皇室是能有双生子,但双生子会被视为国运不祥,做幌子也只能是闲散皇子,弃子,且永不入京。储君,同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一样,双生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做太子,不能登基。并且,生过双生子,日后便还有可能诞下双生子,所以,不是明文规定,但这样的情况,大都不会再让这个后妃有皇嗣,即便有,也不能是皇储。因为即便后面的孩子不是双生子,他日后也有可能会生下双生子。所以不是李坦和图光两人,是如果蒋家想要出储君,就不能有双生子。”

温印这才真正明白顾虑。

李裕沉声道,“所以李坦的外祖父千方百计要隐瞒过去,只能留一个。你也看到了,图光明显比李坦瘦弱,蒋家肯定要留强壮的一个,所以留下了李坦。按照李坦外祖父的手段,应当是要永除后患的,想救下图光的,应当是她母亲,而图光所谓的祖母,应当是她母亲身边的忠仆,偷偷将人带出来的。”

温印恍然大悟,“所以那枚戒指……”

“是信物。”李裕出声。

温印终于知道舅舅为什么会同这一切扯上关系了,这样的人家送走孩子,是一定会留信物的。旁人看到信物未必知晓是什么,但以后了信物,日后有一日想寻人的时候,是能寻到的。

舅舅是因为那枚戒指……

温□□底好似针扎一般,难受,眼底也通红。

李裕叹道,“我以前一直不知道父皇为什么不喜欢李坦,但如果父皇私下知晓,是一定不会让李坦做太子的,但李坦的外祖父急功近利,明知如此,还想把李坦往位置上送。李坦又受了外祖父的影响,处处急于表现,反倒引起父皇的厌恶……但就是我的猜测了,先不管这个,时间重新回到长宁九年。”

温印目光也重新落在纸张的下半段。

“长宁九年,李坦的外祖父在沧州公干,这就同图光和舅舅在时空上有了焦急。你记得图光说过吗,出事之前,舅舅说要外出五六日,如果我没猜错,应当是去了沧州北边吧。”

“你怎么知道?”温印看他,“舅舅是去北边谈马匹生意的,因为那处离巴尔近。”

“那就对了。”李裕看她,“李坦的外祖父那个时候正好在沧州北边,图光给舅舅那枚戒指,让李坦的外祖父看到了,李坦双生子的身份不能败落,这是忌讳,也会断送蒋家,所以李坦的外祖父起了杀心。他一定打听到了你舅舅的身份,也问过这枚戒指哪里来的,但你舅舅是娄家的人,这个身份太特殊了,不是简单杀人灭口就能搪塞过去的。因为娄家虽然是商家,但娄家的女儿,一个嫁给了永安侯,另一个即便知道的人很少,但李坦的外祖父同你祖父交好,他一定知道另一个女儿嫁给赵国公的儿子。阿茵你想,这么复杂的关系,如果你舅舅忽然死在沧州,永安侯府和国公府会不会彻查?”

温印彻底明白了,“会,一定会查,还会查到底。”

李裕继续道,“这就是李坦外祖父的厉害之处,他同你祖父是好友,所以很清楚永安侯府并不知道图光的事,你舅舅是偶然遇上的,所以,只要你舅舅死,图光死,此事就作古了。那剩下的,就是让你舅舅的死,合情合理。”

温印攥紧指尖。

李裕又道,“首先,舅舅死于一场暴雨滑坡泥石流,是这天灾,是意外,如果这场暴雨泥石流能瞒过去,是最好的;其次,如果有人起了疑心,再追查,会发现印子钱,娄家怎么借印子钱,还是十年死签的印子钱,一看就是有问题,会让人追着去查印子钱,所以再怎么查,舅舅也是死于商家纠纷,或者,是被人讹诈,但再想查下去,你想想还有什么?”

温印背心冷汗,“沧州动乱,唯一一处有线索的钱庄也少毁了,没有留下任何资料,人也死了,线索彻底断了,没有人会查得到。”

李裕颔首,“是,这是一个局中局,为的就是杀你舅舅灭口,没有比东陵奸细混入城中更好的借口可以交差的。这其中还有一处关系,因为马匹生意很特殊,会牵连到巴尔,巴尔商人一旦叫唤,还是会有人注意,所以阮家被推了出来,占用了你舅舅的左右资源,巴尔人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阮家什么都有,所以,通过阮家,很妥善得封住了巴尔和东陵商人的口,只要有利益,谁都不会去管早前的娄家,而这件事里,有何让李坦的外祖父看到阮家能用,就这样,阮家同蒋家走到了一处,替蒋家做事。如果我没猜错,图光家在南边,都被烧了,也没了活口,蒋家应当没有留下这个年纪的孩子。所以,在李坦的外祖父看来,都解决了,一劳永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