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〇②个故事!(第5/6页)

苏清之:“就是不想成为汗阿玛那样的人。嘻嘻!”

哲哲:“”

哲哲头疼的揉揉太阳穴,不得不承认苏清之说的,让她不好将今儿的对话传出去。

毕竟儿子看不上老子的话,不太像苏清之会说的,传扬出去,旁人还以为是她这个做正宫娘娘的,心太黑,无所不用其极的污蔑。

“行呗,是皇额娘的错,皇额娘啊,就不该问你,直接来个先斩后奏多好?”哲哲故作哭笑不得的开口:“现在可好,直接让皇额娘差点就下不来台。”

“皇额娘怎么下不来台了?不会还没招满蒙贵女入宫吗?”苏清之乐呵呵的道:“索性朕现在年龄还小,皇额娘就原谅朕的任性,朕只想及冠之后立马亲政。”

哲哲:“放心,皇帝会很快亲政的。”

苏清之:“多谢皇额娘仁慈。”

又说了一会儿话,苏清之就离开慈宁宫回了干清宫,批阅奏折。却不知他一走,哲哲就问身边伺候的嬷嬷,神色很是难看。

“嬷嬷,你说皇帝今儿是不是在警告本宫?”

“主子严重了,皇上一向知礼端方,对主子很是尊敬,再者皇上可是海兰珠格格生的,身上流淌着一半科尔沁血,又怎会针对科尔沁,警告主子。”

哲哲摆手,示意嬷嬷闭嘴。“本宫的感觉是不对出错的,海兰珠她已经在承德山庄陪大汗住了三年,是时候回宫了。”

嬷嬷张嘴,到底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私心想着要不要跟大玉儿说一声。却不想,她刚这么想,哲哲就让人将和其他太妃们住在慈安宫的大玉儿请过来。

自从苏清之登基之后,所有皇太极膝下的未成年阿哥都在上书房读书,包括福临。和历史一样,福临和博穆博果尔很不对付,基本上到了见面就掐的地步。

大玉儿每天都为了福临那差得要死的人缘,担忧得不得了,哪有美国时间再玩宫心计。可以说,苏清之登基后,成了太妃的大玉儿反倒过上了相对平静的日子。

哲哲打发人来请,不得不说,大玉儿是诧异的。而且还有了很不好的预感,总觉得会发生点什么让她为难,不知道该怎么操作的事情。

事实果然如此,大玉儿对危险的预感简直精准无比,一跟着慈宁宫的管事嬷嬷来,听到哲哲说了缘由,大玉儿只恨自己怎么就是侄女,而且身份上低了一等,搞得她现在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只能磕磕碰碰的道:“等顺治六年,皇上就虚十五了,说大婚也该了,倒不如按照规矩,八旗选秀的时候,再挑正宫娘娘便是。”

“说得倒轻巧。”哲哲没好气的抱怨:“今儿听皇帝的意思,好像只愿意娶一位皇后。”

大玉儿:“哦,这得跟海兰珠姐姐说说。”

哲哲:“是的,是该跟海兰珠说说。皇帝太有主见了,可不是一件好事。”

——于科尔沁不是好事吧!

大玉儿心中诽谤一句,面上却保持微笑,只道:“皇上什么样的人,姑母身为母后太上皇后还不清楚吗?绝对不会是对姑姑,对科尔沁有意见,而是说的心里话。”

“庄太妃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哲哲笑笑,心情倒是缓和了不少。“本宫知道了,你且回去好生照顾福临吧,等福临成年出宫建府,你随福临居住,倒是一种福气。”

大玉儿点头应是,接下来就从善如流的告退。接下来,哲哲自是给海兰珠去了口信,就一个意思,苏清之年龄大了,越来越有主见,她不好管。

没曾想海兰珠接到口信,对于‘科尔沁的未来’毫无担忧,还很想笑。事实上,海兰珠只差当着皇太极的面儿哈哈大笑。

海兰珠笑了,却是抿嘴嫣然一笑。

“爷,你瞧瞧,姑母她这是急了吧。”海兰珠语气调侃的道。

“的确,她急了。”皇太极爽朗一笑,根本不给‘垂帘听政’权利貌似很大的哲哲面子,直言不讳的道:“真以为永祚年龄小,就好糊弄?呵,永祚这孩子聪明着呢,知晓什么人才是适合他,适合母仪天下的妻子。”

海兰珠跟着若有所思的点头:“那爷的意思,永祚会选汉军旗出生的秀女为皇后?”

皇太极:“永祚一直提倡满蒙汉亲如一家,他自己身兼满蒙血脉,选汉军旗出生的秀女为皇后,所出皇阿哥便身兼满蒙汉三种血脉,算是另类表明他所提倡的‘满蒙汉亲如一家’并不单单只是口号,而是真的。”

海兰珠更加若有所思,却轻笑起来。“永祚的性格,妾是知晓的。别看他总是温温和和,显得脾气极好,实际上却很冷情。永祚他啊,这一辈子估计都不会对女人动心,索性为帝者,过于多情反倒坏处更多,妾这个做额娘的,也就只有随永祚,不管他怎么做,总归不会吃亏受苦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