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清醒、不对,本来就不算是伤。(第2/4页)

顾阙:“……”

“丞相、姑娘。”春露在门外轻唤。

藤条来了。

顾阙蓦地醒神,旖旎扫得一干二净,无奈的看着她:“莫要闹了,我给你新玩意玩?”

颜珞开门取藤条,不为所动。

看见细长的玩意,顾阙心口一跳,“我给你拿雪糕吃。”

颜珞笑了,得意地笑了,注视着她的眸子,笑得欢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颜珞常笑,笑意不同,冷笑、玩味地笑、嘲讽,今日这般,却是少见。

顾阙也笑了,颜珞不解:“你笑什么?”

“你笑,我就想笑。你那么爱笑,可我知晓你的笑都不是真心的。”顾阙望着她,心中有股奇异的感觉,她在为生活琐事而笑。

正常人是无法理解顾阙此时的感觉,颜珞看似文弱温柔,可每回待人都会给视觉上的压迫感。

压迫感来自她身上‘位高权重’的气质,这样的人站在高山之上,与明月比肩,突然有一日,她为了山下的尘埃笑了,发自内心的笑。

高山与尘埃,云泥之别,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颜珞握着藤条,睨她一眼:“不要试图哄骗我。”

顾阙认真道:“我说的都是真的。”

颜珞回她‘你说给鬼听鬼都不信’的眼神,接着,甩了甩藤条,眼神挑衅她,快趴下。

顾阙:“……”不给她报仇的机会,今晚别想安稳。

顾阙瞅了瞅颜珞手中的藤条,伸出三个手指头,“我就打了你三下,准你报仇的机会,多一下,晚上收拾你。”

颜珞险些炸毛了,“你如今是阶下囚,你有讨价还价资格吗?”

“快、脱衣裳、趴下……”

****

陈屏醉了,回家后少不得母亲唠叨一番。马车一路颠簸,下车后,倚在墙边都吐了出来。

吐了干净后,整个人反而醒了过来,只双腿发软而已。

母亲唠叨,“你是女儿家,抛头露面已是不得了的事情,怎地还与人喝酒了,哪家大人?”

陈屏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捧着醒酒茶喝,说起醉酒的事情也不觉得丢人,反而是与母亲兴致满满地说起镇国公家的二姑娘。

后宅妇人不知顾阙,却知大诗人顾言。提起镇国公府,她就问:“是不是大诗人那个府上。”

“对,大诗人的妹妹顾二姑娘,她与她的兄长长得极为相似,性子也好,温顺恭良,是个不错的。”陈屏唇角微翘,告诉母亲:“我与她很合谈,你可晓得她懂得可多了,还有许多新鲜的种子。那间水果铺子,就是她开的。您说那么小的姑娘,不出门,还能将生意做得那么好,您说,是不是很强。”

“小姑娘家做生意?”陈母皱眉,想起自己的女儿入朝与男人们争来争去,眉眼稍稍舒展,依旧说道:“你少于她来往。”

陈屏冷了脸色,缓缓道:“母亲觉得她丢人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陈母改口道。

陈屏只道她:“开铺子养活自己,总比让人养活得好。母亲不觉得自己仰人鼻息,才是丢人吗?”

“你……”陈母气得仰倒,手指着自己的女儿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说道:“随你。”

言罢,匆匆走了。

陈屏心情很好,喝过茶后神思清爽,走到窗下,推开窗看向空中,夕阳落在眼前,视觉美感让人很舒服。

同样在看夕阳的春露打了哈欠,转头朝屋门看了一眼,一旁的听澜在纳鞋,吱吱天天走路,腿脚功夫又费鞋,脚底常常磨穿,她想着外间买的鞋子不厚实,自己得空就做了两双。

春露问听澜:“你说怎么没动静了?”

听澜抬首,也朝屋门看了一眼,道:“没动静指不定就是好事,你别看丞相那么凶,就是觉得自己面子过不去,想找回面子呢。”

春露不认同,道:“丞相啊,心里是有姑娘的,不然怎么会吃醋呢。”

人要先喜欢,才会吃醋。

听澜笑了,“你说,姑娘会挨打吗?”

春露点头:“肯定会,你晚上伺候姑娘的时候就会看到的。”

两人各司其职,春露伺候颜相,听澜跟着顾阙。顾阙的身子,听澜知晓。

听澜却说道:“姑娘更衣都是自己来,不需我帮忙。”

看不到的。

春露噗嗤笑了,“那就好了,她们自己心里清楚。我们老夫人说了,日子是要自己过出来的,就像是鞋子,自己穿了才知合不合脚,旁人说的都不算。我们觉得不好,她们乐在其中就行了。”

“也是,我瞧着姑娘不在的时候,颜相虽说忙忙碌碌,看我们也常说,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她像是失了魂一般,失落得很。”听澜叹气,不知怎地,吱吱不在的时候,自己也会觉得寂寞。

或许习惯吱吱跟着自己,陡然不见了,觉得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