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嘉娘(重生)、不洞房,我要你干什么?(第2/4页)

小妹妹皱巴巴,嘉娘不满,想要说什么,被皇后一把捂住嘴巴,笑着赏赐了不少珍品。

回去的路上,她好奇地问阿娘:“你不生气吗?”

“不生气了。”皇后容色淡淡,雍容华贵。

嘉娘点点头,她知晓,阿娘是不爱了,唯有不爱,才会不在意。

有了一位后妃就能有十位,短短三年,后宫就热闹起来了,嘉娘每年都会有新妹妹。

等她十一岁这年,颜家小七没了,颜家三爷被贬出京城,颜家三夫人跟随丈夫离京。

她悄悄出宫,三夫人雍容华贵,容色淡淡,似乎没有太多的哀伤。或许眼睁睁地看着女儿离去,没有遗憾,她自然不会疯癫。

颜家三爷夫妻离京,武王一党人脉尽失。

嘉娘过了三四年安稳日子,及笄后,皇帝给她选驸马。京城内各大世家都很头疼,这位公主刁蛮任性,常不按套路出牌,听闻文采极高,常常一句话怼得朝臣说不出话来。

谁做驸马,谁倒霉。

然而能娶公主又是天大的荣耀,适龄的郎君都想试试。

未曾想,公主出家,修了道观,日日吃斋念佛,皇后愁死了,让人拆了道观,又将人弄回来。

这年嘉娘十八岁了,都是老姑娘了。皇后叹气,一甩袖子,将她丢给皇帝。

“女儿养成这样,你也有份。”

皇帝犯难,想了想,嘉娘却告诉他:“我做了一个梦,二十岁前不能成亲,不然嫁一个死一个。”

皇帝自然不信,什么鬼话,骂了一句混账东西,看着女儿皎白的面孔,问她:“二十岁成亲?”

嘉娘狠狠点头,“二十岁不嫁,我就去跳河。”

皇帝又训了几句,索性不管她,长子都已十六岁了,也该准备立太子了。

十年来,他纳了许多后妃,可惜,只有昭信一个儿子,颇为遗憾。

皇帝的疑惑,也是嘉娘的疑惑,见鬼了,就一个男孩子。

然后阿爹阿娘都在,朝堂稳固,与她无关了,她又修了道观,顺便用了些手段,将春露捞了出来,做她的道童。

这年十一月,昭信被立为太子,次年,选太子妃。

皇帝看中了顾家二姑娘顾阙,永乐侯忠君爱国,这是其一,其二便是永乐侯府式微,不需担心外戚。

霍家太过强大了。

道观里的颜珞坐不住了,特地回宫告诉阿爹:“她有婚约,定了赵明悟。”

皇帝看着她,“为这事巴巴地跑回宫,你打了什么小算盘?”

嘉娘十九了,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年了。

嘉娘道:“我喜欢顾言,选他做驸马成吗?他妹妹做了太子妃,他就不能做驸马了。”

“你……”皇帝扶额叹气,嘉娘更是局促,脸红一阵白一阵,往日冰润如雪的姑娘知晓害羞了。

皇帝扫她一眼,“朕见见顾言。”

“可以,但您别吓着世子,人家才十七岁呢,哦,我比他大了两岁。”嘉娘提醒皇帝,不忘夸一句:“他长得可好看了。”

说完,许久不见的甜一丝丝地沁入了心里。

皇帝敲她脑袋:“我道你这么不肯嫁人,原来早早地就盯上了。”

嘉娘没说,她在等一人罢了。

夏日里酷热,阳光投进窗户里,朦胧间又觉明亮,皇帝看着女儿娇羞的神色微怔,少女怀春。

哦,不对,她不是少女了,十九岁都是老姑娘了。

皇帝叹气,“朕知晓。”他也没辙了,女儿不肯嫁人,闹了这么久说有喜欢的人,他的心里倒有些失落。

次日,皇帝召见顾家世子,对方畏惧天颜,不敢抬首。

嘉娘就在一侧看着,顾世子唯唯诺诺,没有灵气。

她有些失望了。

皇帝也失望了,少年人应该意气风发,而顾世子胆小如鼠,空有其表罢了。

人走后,皇帝显出不满,道:“换一人,不成。”

嘉娘也疑惑,半晌没吭声。

皇帝见她执着,便道:“你若愿意,朕就下旨,你也不小了,莫要后悔。”

亲事便定下了,皇帝下旨,琼琚公主下嫁于永乐侯世子顾言。

来年春日成亲。

亲事定下,嘉娘就搬回了宫里,春露初入宫,乍见奢靡,登时就不敢动了。

要嫁人了,事情就多了起来,尤其是皇后,初次嫁女儿,百感交集,又听顾言性子软弱,担心女儿受欺负,整日里愁得不行。

相比之下,嘉娘很轻松,时不时给顾世子写信,三天两头问可有奶茶喝。

顾世子每封信都回,一笔娟秀的字,嘉娘叹气,顾二写不出来这么漂亮的字。

忽然有一日,春露拿了信回来,还有一盒奶茶粉。

顷刻间,嘉娘喜极而泣,拉着春露就要去顾家。春露道:“不成,不能见面的。”

“孤不在乎,现在就去。”嘉娘等不及了,选了一身红裙,让人准备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