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7章 二月暗涌(第3/3页)

“若是进不了前三百,我陈某宁不要这功名!”

“咱们堂堂男儿七尺身,岂能要那位奸相开恩!”

“林阁老说得好,科举便是大浪淘金,三百名方见成色!”

……

随着舆论的发酵,虽然还有一些攻击林晧然的声音,但绝大多数的举子却是认同了林晧然的做法,接受了仅纳三百名的结果。

正是如此,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中,虽然徐阶准备得很是充分,但在危机公关的反扑中,他却是迅速败下阵来。

林晧然不但没有损失声名和士林地位,反而赢得更多士子的拥护,特别是那些实力顶尖举人的一致拥护。

至于那些有子侄参加会试的官员,虽然对自家子侄错失这个良机很是惋惜,但心里亦是清楚林晧然这个才是谋国之举。

施恩固然能赢得贤相的声名,但如果不考虑整个国家的利益,不考虑百姓所面临的负担,这其实是祸国殃民之举。

在舆论战结束不久,会试在顺天贡院如期举行,四千多名举人按时前往顺天贡院的考舍参加考试。

对于这帮应考举人而言,此场考试的成败关乎到他们的前程,甚至是关乎着他们整个家族的命运。

跟着往届一般,从搜检考生,到发放试卷,再到收取试卷,而后经过糊名和誉抄送到内帘进行审卷,一切流程都是有条不紊地进行。

到了这个层面的考试,舞弊的情况几乎不会再出现,自然不会出现什么通关节之事。

李春芳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历来都是一个洁身自好之人,而今贵为当朝次辅,自然不会做出舞弊之事。

经过大半个月的忙碌后,新科会试的名单亦是正式出炉,而后便是进行了报喜和张榜。

只是令人意外的是,新科会试的会元并不是浙江、江山和南直隶的热门士子,却是一个来自于扬州名不经传的士子。

得知新科会元张无尽竟然是扬州人士之时,结合着李春芳亦是地地道道的扬州人。出于对官员的天生不信任,加上落榜的举子憋着一肚子的怨气,一时间舞弊之声当即四起。

却不知是真是假,有人宛如亲眼所见般描述着新科会元跟李春芳相见的过程,其中很隐晦地指出李春芳通过恰好飞过的鸟给张无尽泄了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