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8章 华夏心魔(第3/3页)

“我认同东翁的做法!现如今东翁是百官领袖,理当表现出足够的胸襟,而不是事事隔岸观火!”孙吉祥望了一眼王稚登,却是认真地表态道。

王稚登思量着孙吉祥的话,特别指明林晧然现在的领袖地位,却是发现自己刚刚确实是着于小道。

事情正如他们所料,亦是朝着他们所预见的方向发展!

随着林晧然接见张无尽的消息传出,加上有人翻出林晧然昔日搭救张无尽的事实,关于李春芳舞弊的质疑声亦是消停了下来。

“此次恐怕真的仅是巧合,张无尽在应天乡试可是第八名!”

“自从张无尽从狱中出来之后,却是三年不离家门一步,一心潜心读书!”

“可不止这些,张无尽为了能够激励自己,每日都是鸡鸣而起,悬梁刺股呢!”

……

跟很多人所预料的不同,他们打消疑惑主要是张无尽经历了生死,认为张无尽是一个大彻大悟之人,这才凭着真本事考取会元功名,致使京城的舆论当即发生了改变。

亦是如此,随着林晧然主动接见了张无尽,却是顺利地引出了这段往事,关于李春芳舞弊的风波亦是随之平息下来。

二月的会试结束,三月的殿试当即推上了日程。

虽然过了会试而没有参加殿试的做法令人匪夷所思,但这种事情却确确实实存在。

据统计,明代一共有人过会试没有参加殿试有56人,除了因明亡而没参加殿试的11人外,剩下的45人多是未延试而卒。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但却是离不开一个词:内卷。

内卷不是后世所独有的现象,在这个大明王朝更是如此。像早期连中六元的黄观,他的水平放到现在,恐怕中得进士都有些难度。

跟着后世内卷的教育相似,彼此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天赋的竞争转为勤奋和各种教育资源的全方位竞争,亦是现如今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近几届的状元来看,几乎都是非富即贵之人,无一不是拥有一定家资的子弟,却很少有从穷苦中逆袭的寒门子弟。

正是如此,大明朝廷的教育资源倾向于官绅阶层,加上内卷现象的存在,新科进士的年纪已然是趋向于老龄化。

只是这种现象已然无法左右朝廷的局势,加上林晧然通过《谈古论今》推崇策论的风气,亦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会试的取士的标准。

在二月即将结束之际,大理寺的调查结果亦是正式出炉。

跟着大家所猜测的那般,邹应龙言称:张院正和李院判的诊断并无问题,陈皇后确实不能再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