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5页)

怕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赵大豪赶紧开口道:“原本我是这样打算的,可你师傅一直求情,看你过去一直很本分的份上,这次就算了,你既然回来,就赶紧做事吧。”

吕大夫原本都想发作了,听赵大豪把话给说回来,气吁吁的算是没发火。

李青卓道:“多谢掌柜的,不过我怕是要让你们失望了……”

说着,他看向吕大夫,“师傅,徒儿得到一封京城书院的推荐信,您知道我一直想要读书,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说着,他再次跪下,“枉费师傅教导多年的心血,徒儿实在是愧疚!”

吕大夫先是一愣,旋即大喜,“好事啊,好徒弟,这可是天大大好事!”

“能读书那可是上辈子修下的福分!”吕大夫喜不自禁,把李青卓从地上拉起来,与有荣焉的道:“你能有这个机缘,师傅为你高兴,就是京城那么远,我们师徒以后怕是再难相见了。”

李青卓眼眶通红,“师傅……”

“你就这样拍拍屁股走了?”反应过来的赵大豪气的满脸通红,指着李青卓的鼻子,道:“你个忘恩负义的玩意,当初穷的裤子都穿不起,你师傅手把手教导,铺子给你吃给你住,让你在这里学东西,你学会了扭头就走,你个白眼狼!”

赵大豪这话说的有些没道理,李青卓确实是受惠于铺子,但他这几年除了回家,都在铺子做事,一文钱工钱没有。他只对恩师吕大夫心存愧疚,因为师父不但在他身上倾注心血,还抱有期望。

猜到掌柜的会有这么一出,李青卓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盒子,道:“青卓自知有愧,无以为报,这次去边城,采到一些灵芝……”

其实李青卓一走了之,赵大豪也没办法,只是他走了没事,留在铺子的师傅定然会受到赵大豪刁难责备,是以,李青卓为了师傅也不能跟赵大豪恶言相向。

赵大豪知道李青卓家穷的叮当响,气哄哄的劈手夺过盒子,因为动作太大,里面的灵芝掉落下来。

吕大夫气的胡子差点撅起来,弯腰把灵芝捡起来,打眼一过,便道:“这品相不错,你处理的也干净。”

赵大豪不是很懂药材,哼了一声拿着盒子出去,应该是找人去看了。

他走了以后,李青卓从袋子里拿出更小的一个盒子给师傅,悄声道:“师傅瞧瞧,徒弟这药材炮制的如何。”

吕大夫接过来打开,看到里面一片片的鹿茸,仔细端详片刻,道了一声“好”。

赵大豪找铺子里的其他人相看过,大概知道这盒子里的东西值些银子,虽然依旧生气,但起码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看到吕大夫和李青卓从里间走出来,冷着脸道:“你们兄弟为了恩人能跑去边城,以后读书有了出息,你也得记得咱们铺子和你师傅的好,做人不能忘恩负义。”

李青卓同他行礼,说了两句客套话,走到铺子外头,和师傅挥手道别。

李青瑞在外头已经等了很久了,直到看到药铺的人回去,他才站出来喊人。

李青卓眼睛和鼻子通红,叫了声大哥,李青瑞拍了拍他的肩膀,“别难受,以后回来多去看看吕大夫,又不是以后不来往了。”

话是这么说,可京城离并州不近,都不知道多久能回家一趟,再难像从前那样跟师傅朝夕相处……

哥俩往回走的时候,李青文正在有气无力的念著书。

他们在读《千字文》,从早上到现在,一直扯着嗓子念,越大声,他爹就越高兴。

李茂贤当初学字也是从这个开始,他用的法子跟当年一样,让李青文他们读几百遍,烂熟于心后再学写字。

李青文有个习惯,背书的时候脑子里就会闪过这些字句,这里的大都是繁体,他反应起来就很慢,然后遭到了他小四哥的无情嘲笑。

当然,李青风嘲弄完也挨了娘亲的好几下。

因为笔和纸都不便宜,为了节省,不能边背边学,而且他们几个人共用一本书,极其不方便,李青文再次感觉到了挣钱的紧迫性。

李青文家有个习惯,凡事都提前准备。

这次也是,即便有万般不舍,李青卓从回春堂辞工后,陈氏和李茂贤就开始准备他去京城的事情。

陈氏觉得儿子去念书,怎么也得体面些,想要做一套新的被褥,李青卓劝说算了,他是去读书的,被褥能用就行。

李茂贤也觉得没必要,离家这么远,多带点钱才是真的,出门在外,干啥都缺不了这个。

把家里所有钱都掏出来,一共有四十多两,几乎全是他们在范阳城卖东西得的银子。

这些银子真的不少了,但是李茂贤还是觉得不把握,他出过很多次门,清楚道上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这些银子不但要路上花,到京城还要吃住,还要买书买笔墨,未必宽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