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拒绝(第2/2页)

念书考科举,考中了当然是前途光明。可真等林立文穿来才知道,考科举真没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年头消息闭塞,知识全靠夫子教导。若是没有好的夫子和足够的书本,想考出功名,难度不亚于登天。

当然,原文男主这种受老天宠爱,天赋过人的不算。

林立文论资质,也就是个普通人。纵然他穿越前念过大学,但现代的教育跟古代完全不是一回事。

林家还家贫,一日三餐都尚且不能满足,林立文实在没法心安理得的吸着林家众人的血,去念一个他自己都不能确定是否能考出功名的书。

林周氏眼泪流的更厉害了。

作为一个母亲,是最心痛自己儿子的。

林大姑心里也难受,犹豫了下,又说出了另外一个主意:“……要是真不念书了,让大郎拎点东西上一趟钱家。看看能不能从钱家佃点田地……”

钱老爷家的地都是肥沃的上等桑田(注1),他家心善,收取佃户的租子也不高,因此村里人都抢着做他们家的佃户。

钱家现在肯定没有还没佃出去的田地了,但林立文不是不久前跟钱家小姐定亲了么?作为钱老爷的未来女婿,钱家多少应该会帮衬一下吧?

种地这事,林立文还真有这个想法。

他本就是农业大学毕业,毕业后更是回乡搞过长达十年之久的土地承包。即便是穿越到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机器设备和化学肥料。但论经验和能力,林立文有自信能在古代把田地种出一定的成绩。

不过找钱家帮忙,去做钱家佃户这件事,林立文却并不打算。

林立文说道:“我想去开荒。”

开荒两个字一出来,全家人的脸色都变了。

就算是出了学堂的事也没责骂过一句的林老头,这会也黑着一张脸说道:“你去开荒?就你那点身板,你能开出个啥名堂?”

林老大和林老二脸上露出了对林老头这话的赞同。

林大姑也说他:“大郎啊,就算是念不成书了,你也不能自暴自弃啊!”她还说道:“大姑知道你心气傲,拉不下脸去找钱家……但还是那句话,脸面它不能当饭吃……”

“你大姑说的对!”林周氏也赶紧道:“儿啊,咱可不能去开荒。”

甚至连林杨氏都说了一句:“家里也没催着你做事……”

总而言之,对于林立文说要去开荒的事,全家竟然没有一个是赞同的。

要说开荒有哪里不好吗?至少现如今朝廷是十分鼓励老百姓去开荒的,凡是男子年满十五岁后,可向当地县衙报备,允许其开荒。对于开荒田地的数额,也是不受限制的。

不仅如此,开荒出来的田土越多,朝廷还有一定的帮衬。比如提供一定的粮种,以及赊欠耕田所需的农具。

但即便如此,愿意去开荒的老百姓却没几个。

因为在没有先进的农具设备和培育出优良粮种的古代,整个农业生产力是极其低下的。

农业大学毕业,学过这一块历史的林立文知道。纵观整个过去史,在没有杂交技术出来之前,各个朝代地里的粮食产量普遍是在亩产两百斤至四百斤之间。

这还是太平日子下的产量,若是碰上天灾或是战乱,产量甚至能低破百斤。更甚至于颗粒无收的都有。

如今皇朝新建不过短短十五年,众多的老百姓才刚得以安定。而受过去的战乱影响,如今他们林家村里,即便是如钱家那些良好的桑田,亩产量也才刚刚接近两百斤。

还有开荒,在没有好的农具帮助下,光靠人力劳作,再是勤快又能有多少效率呢?更别说官府鼓励的开荒,还全都是一块块需要花费大力气的贫瘠荒田。

毕竟谁也不是傻子,好的田地大把的有人抢着要。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开垦出来的荒田,朝廷也只减免前面五年的赋税。毕竟朝廷鼓励百姓开荒,本质还是为了增加赋税,强大国力。所以荒田开垦五年后,不仅赋税要交,并且这些田地还会被朝廷划拨成露田(注2)。

但给乡绅做佃户种植的全是桑田,赋税是按照户调法由乡绅去缴纳的,自然也就不再需要佃户去额外缴纳。而且乡绅的田地基本都是上等的好田,百姓们给乡绅种地即便是缴纳佃租,那也比开荒要来得收成高。而且他们还能跟乡绅借到一部分的耕具甚至是耕牛,这可比自己去开荒也轻省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