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劫匪(第2/2页)

去岁那会林立文便注意到茶村的老百姓对陌生人的警惕了,随后借着杀猪与大家熟悉了起来,倒也将山匪的事情顺便给弄清楚了。

双县这一片老百姓这般警惕山匪,除了朝廷下达的严令外,还有早些年时期山匪没少劫杀偏僻山村的原因在。

那时候的治安格外的乱,毕竟即便新的皇朝建立了,短时间内对于地方上的治安管理肯定还会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

其实也莫说是那会了,便是现在,皇朝各地也还时常会有在偏僻山道上发生各种山匪抢劫的事情。

而李县令别管是为着什么,能在接到那群采茶汉子们的报案后,这般及时的赶来抓捕“山匪”,都是其看重当地治安的表现。

从这些事情林立文也还可以看得出来,在治安这一块,双县这一地的过去几任县令都是有下过大力气去维护的。若不然,百姓们不会这般的有警惕心,那群采茶的汉子们也不可能因为一点怀疑就赶紧跑去报案。

林立文便笑着摆摆手:“不怪李大人。”说完后,忙又补充道:“李大人你也莫要怪罪那些采茶的汉子。”

时下报假案也是会有一些处罚的,若不然的话随便一乡民来报案,不仅会给县衙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工作,最怕的是会导致真正有事情发生的地方因此贻误。

至于这次采茶汉子们的报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怀疑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的。

林立文他们这一行人各方面特征还有当时的行动等,也确实符合过去假扮茶商的那些山匪们最为常见的出场方式。

李县令忙道:“是,大人。”

误会自此解除,李县令便对林立文提出告辞了。毕竟他这次出来,衙役们带来不少,已经无事了的情况下,当然得赶紧带着这些人回县衙去。

林立文他们此次过来却是没那么快便走的。

茶村的位置并不好进出,他们上次下山便耗费了那么久。今日上山也一样,虽这会还太阳还在天空挂着,并未彻底落下。但若是还要进山的话,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的。

因此林立文他们今日需得在村子里住一晚,明日再在村民们的带领下进山。

林立文他们晚上借宿的地方,自然也还是在里正家里。

待到林立文他们随着里正离开后,村民们很快便又围到了一起。

“林大郎竟然真的进村来了!”

村民们此时喜不自胜,哪怕去岁腊月时,里正便也跟大家说了这些。但是真等林立文来了后,这种欢喜还是难以抑制的瞬间就从心头涌了上来。

要知道林立文这次来可不只是购置茶树枝,更要紧的是他还要教授大家种植茶树的技艺!

“林大郎可真好,跟传说中的一样好!”

“是呢,这般好的技艺,他说教还真来教了。”

“……”

村民们聚集在一块,兴奋的讨论了许久。然后等到第二日,天才刚亮,村里好些人便都跑到了里正院子里集合了。

茶树插杆种植的话,最好是当天一步到位。于是林立文昨日便有对大家说,今日需得早些时辰上山去。

只是林立文起来时在发现这许多的村民们都想要跟着一起上山,便不得不赶紧对大家解释,茶树最好的插杆种植时间其实并不是现在。只是此时所采的茶为春芽,在品质上,这种春尖制成的茶叶是最佳的。

茶叶等级上的不同,带来的便是银钱上的巨大差异。茶村的村民们以那片古茶林为生,林立文便不可能说不让大家去以砍断树枝的方式采摘春茶。

所以林立文便只能提前时日上山,在村民们将砍下来的茶树枝的春尖采摘完后,让大家把余下的部分尽可能的去保存好。

插杆种植所选取的虽是新梢,但却以枝干开始木质化的那一部分为佳。因此林立文所要的,跟村民们所采摘的最值钱的春尖不会是同一个部位。

“茶树插杆种植其实是夏秋季才是最佳的……所以大家按照往年的采茶惯例来便好,勿要去上这许多的人,也切莫要多砍树枝!”在与大家详细的讲解了一番不同季节插杆种植的区别后,林立文还又着重这般叮嘱道。

那可都是生长了数百年的古茶树,若不是心疼那片古茶林,林立文也不至于放着更好的时间段不去选,而来选择这个季节。

好在的是,村民们这么积极只是想跟着林立文能多学些种植茶树的技艺。实际上,对于那片他们整个村子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大家也还都是十分爱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