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第3/4页)

胤禩也拿出说辞,要找张道士作法求子。

这些年膝下无子也成心病了,自是不愿错过任何的机会。

康熙没有表态信不信,而看似颇有兴致地让胤祯取来他前期预备的道具。

不能让十四浪费了前期准备。即便他无法与道士打擂台,但也能在汗阿玛面前演示一遍,给南巡回程添些乐趣。

彩衣娱亲,必须要做。

胤祯暗暗心惊,亏得听了四哥的话不再掺和问卜之事,瞧着康熙的意思就是怀疑儿子们找神算的动机不纯。

幸而,他问心无愧真就是去砸场子打假,毫不心虚给直接表演了赤手空拳入油锅。

这类江湖骗术的秘密藏在锅内液体里,沸点温度低保证了双手安然无恙。

至于老八是不是去求子?

那却是没有第三人旁证。即便找来张明德询问,也是一面之词。

如此一来,自由心证。

康熙在回程中没有就此大作文章,主要处置着废太子相关的一众党羽。

胤礽做了三十四年的太子,又是构建起一张贯通南北的非法人口买卖利益网。

把涉案者全数抓捕,查清每个人的罪行,尽量不冤枉一个好人不错漏一个罪犯。随后,再要任命新的官员顶上。

这些事足以从初春忙到初冬。

由于刑部被胤礽腐蚀得最为严重,而废太子之后一时间门全国各类待办案件数量激增,此处必须要有刚正不阿之人坐镇。

雍郡王就被指派入刑部。

武拂衣刚刚给李氏的互译字典审完稿。

然后没能再偷闲搞搞娱乐活动,策划西洋远行的路线,直接就被大小案件给埋没了。

哪怕四爷府内有非常好用的工具人胤禛,但两人合作批阅卷宗也是堪堪维持了正常睡眠时间门。

累!

很累!

非常累!

这种大清查的关键时刻却不能撒手不管。不仅要管,还要查得仔细严格。

就在武拂衣忙成狗,胤禛一起狗的时候,有人要砍头的消息被爆了出来。

康熙直接下的旨,菜市口问斩张明德及其帮凶。

原来皇上从未放过所谓神算子。在朝中为废太子一事忙乱时,该调查的事继续有条不紊进行。

经查,张明德之所以能获得部分皇亲宗室的青睐,因为这些人都与胤礽结了仇。

废太子性情骄纵,拿鞭子抽人时有发生。敢对兄弟下手,对宗亲也不例外。日积月累,被迫害的宗亲们怨气越发重了。

张明德没有神通,但颇能看人下菜。他游走在这群宗亲之中,利用众人怨恨胤礽的这一共同点。

彼时,胤礽仍是储君,也没人想到康熙真会废太子。要对付胤礽,就要用旁门左道。

张明德表示可以集结一帮江湖人士搞刺杀,得到了一众反太子的宗亲支持。而要团结一切反太子力量,想先接触一番大阿哥与八阿哥,但南巡开始了。

只能转道江南,先挑中了与勋贵交好的胤禩。

不料诱饵刚刚放出去,废太子事件发生。不必去刺杀胤礽,这人已经废了。

这样一来,张明德只能更改了策略。

哪怕做不成刺杀胤礽这般的大事也无妨。反正从一开始,胤礽死不死对他来说不重要。重点是希望成为新太子身边的红人,而押注胤禩的这一步没走错。

在南巡队伍回京后,胤禩被皇上派到户部当差。

张明德深谙欲情故纵之术,没有迫不及待找上门。半年内,与胤禩若有似无地保持了联系,试图成为八爷倚重的国师角色。

万万没想到,背后一直有人盯着。十一月末,被捕入狱。一起被抓的还有曾经被雇佣的意图刺杀胤礽的一众江湖人士。

这一批凶徒全都斩立决。

圣旨言明不因为胤礽被废,就不追究曾经要刺杀他的暴徒,这是两回事。

今天胆敢刺杀储君,明天就敢杀皇帝,所以必须要严办。

因此,参与谋划此事的宗亲全部被严惩,革爵的革爵,剥夺其实权而变相圈禁在家。

张明德案引发的朝堂旋风,刮得又急又猛。

大家发现唯一没受牵连的只有廉郡王。难道说皇上是意属胤禩成为新太子,所以不予追究了?

这一猜测,不只是部分朝臣信了,胤禩本人也是信了。他很难不这样推测,皇上也把他安排到了重要的户部当差。

朝中已经冒出声音,胤礽已经被废除储君之位,新太子应该立起来了。

康熙却说等一等,腊月封印,进入春节准备期了,等到明年开春再说朝中大事。给各位朝臣时间门想想,要支持谁做下一任皇帝。

真相却总是残忍。

有的话不好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是把老八当做苍蝇用,试一试朝臣们的心思。

康熙绝不会忘了一件事。胤礽设计的爆炸案中,所用的人与老八沾了关系,那些人表面上也给胤禩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