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第2/3页)

理由非常好推测,这厮就是逮着机会要踩人。

如今,众皇子之间门只有两人封了亲王。

一个老三、一个老四。

老四被派出去四年半了,老九回京了,他还没回来。

皇上要是在意老四,怎么可能不叫儿子回来领实权。

老三可不就嘚瑟起来。飘了,认为他与被写在秘密立储诏书上的距离更近了。

为此,更要拉踩他大哥,不让皇长子有晋升亲王的机会。

胤禔再鲁莽,也能读懂这番险恶用心。

“老三,你的打探情报能力不减当年。九年多以前,你能探听到十四夜探城外乱葬岗。如今这耳报神更远了,知道我派人去西域了。”

胤祉知道会被扣上这顶帽子,但他不似当年般慌乱。

反正与老大比起来,他是没做过这类事。

尤其在老八牵扯到的道士张明德案件后,更不会沾求神问道,那就没什么好怕的。

现在就是被讲两句在外眼线多,那又有何妨。

时至今日,阿哥们之间门盯着些彼此的动静,都成为公开的秘密了。

胤祉偷瞄康熙,也没看到汗阿玛动气。

不过,还是自辩两句。“巧合罢了,正好有人瞧着大哥的人手从西域回京,随便问了几句。弟弟也是关心大哥。”

“呵!为兄却没法回报你了。”

胤禔确实派人去找仙药,其实就是想找祥瑞让康熙开心,说不定就能让自己进爵,但是手下们无功而返。

既然没找到,也就不必承认是去找药。

胤禔反咬一口,“老三,你问有无收获,是对仙药有点子想法了?为兄劝你别搞迷信。

这次,我是派人去查此番流言有无阴谋,压根不是找药。手下们已经确定所谓龟兹国遗址的仙草是子虚乌有,但好在没有掩藏阴谋。”

这下轮到胤祉脸色一僵。

老大也会急中生智反驳了,这也是进化了。

康熙瞧着宴席上的唇枪舌剑,恨不得抄起盘子里猪肘子给老大、老三都来个当头一棒。他就是让儿子们都吃太饱了,一个个除夕也不让人清静。

老大能耐能迅速反驳了,却是满口瞎话。

口口声声说手下确定龟兹仙药背后没阴谋,那么大一个阴谋怎么就被老四给撞破了?

老三对兄弟的动态倒是盯梢盯得紧。

康熙却敢用做了胤祉三十六年父亲的直觉去推断,老三不可能真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他怕不是把盯人的精力都盯错了地方。

胤祉浑然不觉自己会出什么大纰漏发。

每天编编书,他能出什么事?难道还能是老四在外查出他与那个官员有不法之事?

且不说四年半压根就没听说老四查到什么大案,自己本来也不敢似废太子有胆子搞非法人口买卖,最多也就是找人要一二件孝敬礼物。

这事大家都做,掌握好分寸就行了。

**

**

正月初三,直隶省衙门。

今天本该封印休年假,但年前腊月初的突发事件,让巡抚赵弘燮不得不加班。

事情起源于一个叫做孟光祖的男人。

此人自称是诚亲王门下,为胤祉在外办事。腊月登门拜会,让直隶巡抚赵弘燮预备接待他。

翻译一下,这就是要钱。

想与三皇子交好吗?给孝敬银子就行。

皇阿哥在外谋钱不稀奇,一般是凭着天然的身份优势经营产业。

直接派门客去索要贵重礼物,倒也不好说罕见。要钱的话不会讲得太直白,宗亲权贵也有这样做的。

给钱不代表投诚,有时就是避免麻烦怕被穿小鞋。

孟光祖自信满满登门,话里话外就是现在投靠诚亲王好处大大的。

细数几位皇子,胤祉继位的可能性很高,现在给银子就是示好以后的皇帝。

赵弘燮听后面上不显露,可打心底不想出这笔钱,他并不看好诚亲王。

不管怎么说先找理由把孟光祖给留下来。

说腊月要过春节了,外头风大雪大不如让他招待一番,请这位诚亲王心腹过个舒坦享受的春节。

暗中开始调查孟光祖接触过哪些人?

所谓法不责众。不知道牵连面如何,再判断告之皇上知晓?

然后就等到隔壁山西省的朋友寄来密信,说孟光祖也去山西府索要过孝敬银子了。

更多情况还要等一等,通信速度没那么快。

反正春节假期也不办公,等到年后其他友人来信再做决定也行。

万万没想到,居然先把微服私访的雍亲王给等来了。

随即给他当头一道雷。

孟光祖此人疑似冒充诚亲王门人行骗,诈骗省份目前已知涉及了四川、陕西、山西,依照这个路线是该来到直隶。

武拂衣也想说一句老梗:how old are you?

怎么老是胤禛又碰上蹊跷事。

尽管舍不得在外考察的日子,但考虑到春节陪父母过年是老四要尽的孝道,本来是计划在正月前归家。计划赶不上变化,她与胤禛没能在春节前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