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第2/3页)

因此,顶着男身,也对女色没什么反应。

性取向是以灵魂论。且不提她完全不想生孩子,哪怕单纯搞一搞和谐运动获得世俗快乐,但身体硬件达不到。

这没啥大不了。

武拂衣早就习惯,以往也穿成过男人、动物甚至鬼物,那会也不可能每个世界搞春风一度。

这一世与以往的差异,是成为老四的时间长了些,但整体生活环境安逸了太多。

有得就有失,做人不必太贪心。

隐情不必提,眼下回答康熙的问题。

“儿臣决定给武氏封为贵妃。乌拉那拉氏为皇后,李氏为妃,而宋氏为嫔。弘晖四个都是好孩子,必然会好好孝敬几位长辈。”

话不能再明确。

给了武氏贵妃之位,是超过了生儿育女的李氏与宋氏,也是断了给武氏孩子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制衡。

此举更有一层深意。

李氏不必有妄念,即便她生的弘昀是长子,还有一个小儿子弘昐,但也越不过弘晖作为中宫嫡子的地位。

康熙当然听得懂深意,要不怎么说老四不恋女色,而早些年他就瞧出武氏是个可怜人。

老四一直带着武氏出门又如何,事到如今让人生孩子是迟了,还不给人一个养在名下的孩子傍身。

今非昔比。

康熙不似多年前劝老四,如今不给武氏孩子才是帝王之道。

现在看来老四的安排非常头脑清醒,绝不会发生顺治与董鄂妃的情况。

又想到弘晖的表现,去年年初回京,他在大婚后就被安排到了理藩院。弘晖十八岁已然能独当一面,进退有度,有礼有节,心胸宽广。

不论哪方面都是吊打胤礽十八岁做太子时的表现。如果老四不恋权,想来不会发生再次废太子的悲剧。

秘密立储制度之后,弘晖即便不会被正式册立为太子,但无法否认隐形太子的地位。

康熙瞧着老四,这儿子不是要怕他恋权,而是要怕他哪天突然对弘晖讲想撂挑子不干了。

作为祖父能做什么呢?只能在活着时,看着点老四别逃家,以后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分了。

这一番谈话,基本就敲定了今后几十年的宫廷格局。

*

*

五月二十日,大吉。

飞龙在天,新帝登基典礼。

老规矩,皇帝与大臣们都要天不亮就起床,今天所有人都要隆重着装。

武拂衣开始一层层穿戴。头顶金龙三层朝冠、身着登基典礼龙袍朝服,以及全套配饰。

瞧着全身镜的倒影,只有一个感觉——沉。重大典礼的服饰很沉,让人没法活动自如。

这与她的习惯简直是南辕北辙。

但还是尽责扮演好重型移动衣架子,一举一动必须严格遵守礼仪规范,仿佛用尺子量度过一般。

今日之前,已经去了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坛举行祭祀典礼,向天地祖先禀告继位之事。

正式登基典礼当天,全城戒严。

紫禁城外朝的太和门全部大门大开,大臣们在天蒙蒙亮之前已经列队入宫,恭候太和殿外。

武拂衣先从养心殿出发前往,去往内廷乾清宫,对太上皇行三跪九叩大礼。

从康熙手里亲自接过玉玺,再一步一步前往外朝太和殿,登临金銮宝座。

听大学士宣读新帝登极的诏书,与太上皇亲自撰写的贺辞表文,随后接受文武百官朝拜。

全程肃穆,没有一个人敢偷懒瞌睡,而整个过程长达近两个时辰。

武拂衣面色严肃,仿佛非常郑重地接受一波又一波官员的朝拜。

今天胤礽与胤禩都没被放出来,而此刻居高临下,能把每个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

就她自身来说,兴奋感全无。

倒也不是心如止水,但肯定与康熙当年登基时的心境截然不同。

要问现在的感觉?

往感性了说,今天开始正式做高级社畜。

往实在了说,肚子真的很饿。

四点起床,洗漱更衣。由于随后几个小时不能如厕,也就不能多喝水,只吃了一点点糕点。

上午九点,冗长的典礼终于结束。

武拂衣毫无留恋,绝无废话地宣布退朝。

做皇帝的好处之一,朝会结束时有资格第一个离开。

此刻,她还庆幸另一点,幸好皇上多数时间能够坐着,底下这一群大臣们是活生生地站了整整两个时辰。

返回养心殿,二话不说先脱朝服。

重到像是牢笼般的服饰,却不能只穿一次,往后至少每年一次穿着去祭祀典礼。

以后遭罪以后说,这会先传膳填饱肚子。

刚刚吃完只听自鸣钟接连响了十下,“铛、铛、铛……”

武拂衣立刻进了书房,挥退了众人,以示要安静办公。

不多时,却听书房暗门后响了几下敲击声。前去打开,就见胤禛熟练地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