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6/6页)

而且她做东西,喜欢做到尽善尽美。

这下有了不同时间段的山竹罐头。

她拿了一摞碗出来,给他们一人发了一个,然后先倒的是四十秒的那一罐罐头。

简单来说,这一罐罐头都捞不起来了,果肉太软,煮的太久,放在罐子里面时间久了,都快化没了。

果然,司务长他们一尝,立马摇头,“这个不行。”

接着,又试下了三十秒的。

大家还是摇头,“感觉不像是吃罐头,像是喝糖水。”

都快找不到里面的果肉了。

看到反馈姜舒兰就知道了。

接着,开的是一罐二十秒的罐头,“这个呢?”

这下,大家都忍不住点了下头,“这个可以,能吃到果肉,就是,果肉太软了。”

姜舒兰也尝了下,果然,如同他们说的,能看到果肉,但是那个果肉到了嘴里就没了。

不像是其他罐头,还能嚼一下。

姜舒兰没直接放弃二十秒的,她问,“这种给老人吃,你们觉得怎么样?”

算是入口即化了,就算是没有牙的老人也可以吃。

这——

“我觉得可以。”

倒是姜父和姜母尝了下,他们都摇头,“太软了。”

“不如拿去给隔壁那老太太试下。”

那老太太一口牙快掉完了。

苗红云点头,“我去。”

接着,盛了一碗,挺着大肚子回自己家了。

姜舒兰把二十秒的山竹罐头,放到待定的状态,接着又开了十秒和十五秒的。

大家众口难调。

齐芳说,“我觉得十五秒的好吃,虽然软,但是可以嚼到果肉。”

黎丽梅却摇头,“十秒的似乎更好,山竹的果肉保持的原汁原味,还带着几分新鲜的山竹味道,十五秒的那个山竹味反而淡了一些。”

姜舒兰下意识地看向司务长。

司务长点头,“黎族长说的是,十秒的这个山竹,几乎是原汁原味了,十五秒的口味偏甜,果肉偏软一些。”

姜舒兰自己也尝了下,果然如同他们说的。

十秒的是原汁原味的山竹,而十五秒偏软绵,口感偏甜。

姜舒兰犯了选择困难症。

倒是,司务长一语典型了她,“舒兰,你别忘记了,除了咱们海岛的人,外面的人又有几个吃过山竹呢?”

要不是姜舒兰来了海岛居住,她也没见过,没吃过山竹。

“继续。”

“我觉得就十秒的,这个保持着原汁原味,往后咱们就是卖出去了,也能让大家尝尝或者是见一下山竹到底是什么样的。”

说白了,他们海岛部队的罐头,之所以能从众多罐头厂脱颖而出。

不止是便宜,另外一方面,是他们做了许多,别的罐头厂没有的罐头。

别的罐头厂做的罐头,无非是橘子苹果梨子,这三样,这些年翻来覆去也没啥变化。

他们海岛部队罐头厂一出货,全部都是新货,大家没见过的。

许多内陆人,或许没见过荔枝,没吃过芒果,但是他们通过罐头,知道了原来这是荔枝,这是芒果。

算起来,也算是一种退关过来。

姜舒兰思忖了片刻,最后定了下来,“那就十秒的。”

话刚落。

苗红云再次端着碗进来了,“我婆婆说,这个山竹罐头好吃,入口即化。”

对于老年人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

姜舒兰和司务长对视了一眼,两人迅速达成一致。

“先做两种罐头,一种是十秒的,一种是二十秒的,二十秒的那种,在瓶子上写清楚是老人款。”

“让人不要买错了。”

司务长觉得这个好办法。

他忍不住道,“先前,首都那边发来电报,说咱们种类太少了,这下,我看他们说什么。”

山竹罐头,保管那群人都没吃过!

姜舒兰忍不住笑了,“如果有条件的话,每个月都推出下新品。”

这可太难了。

司务长想了下,把这个提议列入规划。

又去看了姜舒兰做的山竹干,不算成功,原本白色的果肉有些发黄。

司务长尝了一个,他摇头,“颜色变化太大了。”

接着,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你说,我们要不要按照做脱水蔬菜的方法,做下山竹干?”

脱水蔬菜出来后,是原本的颜色。

想来山竹干也可以。

姜舒兰忍不住点头,“可以试下。”接着,她话锋一转说,“不过,你先找人带我去野山竹林看了一看。”

“这没问题。”

姜舒兰收拾完家里的这一摊子,便直接去了山上的野山竹林。

等看到那果树上长的密密麻麻的山竹时。

她吃惊的张大嘴巴,“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