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3/4页)

当地官员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乡绅一家入狱了,二老在牢狱里没挺过去,女儿被带走,儿子也满身是伤,奄奄一息。

还是一个官差看不过眼,偷偷把人弄出去,才叫这个儿子能勉强跑到京兆尹这边报官了。

京兆尹还搜罗了一些证据,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

平民就算了,连小官的女儿都没放过,甚至这孝敬的数目从几千几万,最近几个月下来积累了一大笔数目。

乾隆是答应皇太后不追究此事,就这么轻轻放过心里依旧不大痛快。

钮钴禄家因为乾隆登基,生母成为皇太后之后,做事就越发肆意妄为起来。

抢人和田地此事不止一次,甚至还有卖官的。

当地官员会孝敬这个田地,就因为这官位是从钮钴禄家那边得到的,能不急着孝敬然后继续往上爬吗?

钮钴禄家如此胆大妄为,那么其他人呢?

乾隆眯了眯眼,吩咐李玉道:“让人把后宫嫔妃的族人都查一查,看他们在当地有没仗着身份胡来。”

这些嫔妃的直系家人未必会轻举妄动,就怕其他族人不知道收敛。

“对了,苏家就不必了,旁支也不用,但是姻亲得查一查。”

毕竟之前才抬旗,苏家人肯定不会乱来,旁支正等着能一起鸡犬升天,哪里敢胡来,恨不能把身边人都约束住了,很不必浪费心思去查。

但是姻亲的话,那就未必了。

看看那个章家就胆大包天,其他姻亲也有可能。

李玉悄悄退下去吩咐,很快回来,把折子重新放在御案上。

交代完之后的乾隆没那么生气了,只揉了揉额角:“让京兆尹进来……算了,等下朝之后再把人叫过来。”

上朝的时候乾隆很是心不在焉的,就等着下朝了。

哪知道有御史出列,上折子就是罗列钮钴禄家卖官和抢占田地之事。

乾隆不耐烦道:“此事朕已经知道了,交由京兆尹来办,很快就能水落石出。”

御史一肚子的话只能咽下去,其他人看皇帝不耐烦的样子不敢开口,早朝就匆匆结束了。

京兆尹去御书房的时候腿都是软的,拜见乾隆后,斟酌着交代道:“当地官员已经被押入大牢,家眷和亲属都有牵扯,全部带走,家中财物无数也被列了单子。”

乾隆看着单子上的数量又开始生气了,这才上任多久就积累了如此多的财富,可见他搜刮民脂民膏有多厉害!

“那就把人办了,不必朕再吩咐,你该知道怎么做了。”

京兆尹一头冷汗,连连点头,明白这个官员是凶多吉少了,上峰也得被牵扯进来,就钮钴禄家会被网开一面,只需要把收下的东西全部吐出来就好,因为不知者不罪反而不会被追究。

果真家中出了个太后,钮钴禄家恐怕是拿着免死金牌了。

不过也只有这次,京兆尹看乾隆的面色,想着钮钴禄家要是不收敛,估计下场比这个官员好不到哪里去。

此事摆平,御史们也不傻,明白是乾隆的意思,自然没人敢在早朝的时候再上折子。

太后知道后也松口气,让人递信给钮钴禄家,叫他们知道此事已经结束了,却是下不为例。

她以为事情到此为止,钮钴禄家能够全身而退。

别说太后,钮钴禄家也是这么认为。

然而过了几天,早朝的时候好几个御史一起弹劾钮钴禄家此事,认为他们哪怕不知情却依旧犯错,不能丝毫没有一点惩罚,也该引以为戒云云。

乾隆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把钮钴禄家在朝廷上的官职往下降了一两级。

品级不高的,直接踢出京城外放了。

为此乾隆还特地去慈宁宫跟太后解释,一脸愧疚却无奈的样子。

太后能怎么办,反正娘家人就是官位降了降,避一避风头,以后再提拔上来就是了,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了。

沐瑶知道钮钴禄家吃瘪,已经是差不多半个月后的事了。

还是苏大夫人进宫来,才叫她知道了。

沐瑶在宫里消息自然没那么灵通,其实苏嘉凤在修园子,也是因为对接的官员换人了,才婉转得知此事的。

苏大夫人原本进宫来不打算提及此事,免得被人听见就不好了。

还是苏嘉凤觉得妹妹在宫里就不能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隐晦提醒一二为好。

不像后宫其他人,兴许还有家族的人递消息进来,唯独苏家却是没有人在朝廷当官,对这些消息是要落后许多。

沐瑶知道后相当惊讶,想到这阵子乾隆很少过来,起初来的时候心情不算特别美好,后来忽然就好了,原来是因为此事。

乾隆碍于太后情面就不好直接惩罚钮钴禄家,却也没真的轻轻放过,让他们是一点惩罚都没有。

太后估计以为官员降级再上来只是皇帝的一句话,他很可能以后就把此事彻底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