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7页)

和敬在旁边眨眨眼,小声道:“二哥,三弟读书的时候永瑢变得安静,是因为睡过去了吧?”

皇后抿着唇想笑,永琏就有点尴尬了,毕竟这是永璋说的,道他读书的时候,永瑢特别安静,原来是睡着了,所以安静的吗?

不过皇后也不拦着永琏,毕竟他是想当个好哥哥,不能叫永璋给比下去了呢!

毕竟当初和敬还在皇后肚子里的时候,永琏也没多大,还是个吃奶的娃娃,尚未读书,就不可能跟永璋一样给和敬读书了。

如今永琏长大了,就想着也能跟永璋一样,当个好兄长,给弟弟念书,以后等弟弟出生后,还能陪着他玩儿了。

皇后自然不反对,于是永琏每天放学后也过来对着皇后的肚皮开始念念书,然后念叨几句。

还别说,永琏一念叨,皇后的肚皮就有动静,仿佛弟弟跟他对话一样。

永琏就十分欢喜,还相当积极,一个劲往藏书阁跑,想着挑选最适合弟弟的书来。

要浅显一点的,不能太深奥,不然让弟弟听不明白,失去兴趣,以后不爱读书怎么办?

沐瑶没想到永璋还给永琏教了这个,听说永琏每天往皇后的长春宫跑,也是够积极的。

高贵妃乐得不行:“平日见二阿哥是个相当稳重的,难得也有几分孩子气,不过以后必然是个好哥哥了。”

沐瑶就笑道:“如今二阿哥也是个好哥哥,把永璋照顾得很好。”

一起住在阿哥所,永琏对永璋很是照顾,时不时就过去看看,生怕身边人伺候得不够精心或者躲懒了。

又带着永璋一起读书,毕竟永璋的年纪早读书了,却还是比他们慢许多,如今读得深了就有些吃力,永琏就给永璋开小灶。

晚上的时候去永璋那边,或者请永璋过来,两人一起用饭一起念书一起做功课。

要不是永琏在,永璋也不能那么快跟上课程的。

弘曕偶尔也会加入,永璜也是。

对永璜来说,永琏如今教导永璋的太浅显了一点,他在旁边听着也能复习一遍。永琏说累了,自己也能帮着教导永璋了。

弘曕就是去凑数的,顺便成为被辅导的对象。

不过他不是很能坐得住,所以没能每天去,只被永璋催促着,隔三差五去一次而已。

见他们相处得十分和睦,乾隆自然满心欢喜。

年底选秀,终于进了几个新人,给后宫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一手的八卦。

沐瑶这次也跟着去看选秀,一排排的秀女站在下首,穿着一样的衣服,梳着一样的发型,低着头,身形也差不多,感觉跟复制黏贴一样。

哪怕她不脸盲,也压根认不出谁是谁来。

沐瑶就当个看热闹的,和高贵妃看着乾隆留了三个人,然后就散了。

留的三个秀女,趁着过年前一并赏了份位。

两位常在,一个陆常在,一个林常在,赐住永和宫。

一位贵人,是那贵人,则是赐住翊坤宫了。

消息灵通的高贵妃就给沐瑶说了说这几个后来进宫的秀女:“陆常在是个小官的女儿,跟你一样都是江南出身。林常在的阿玛听闻只是个没有品级的管事了,那贵人却是蒙古镶红旗纳亲的女儿。”

沐瑶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来的消息,不过都是些边边角角,倒不是什么重要的,倒也无妨。

难怪其他两个是常在,只有一位贵人,原来身份要高一些的蒙古贵族了。

却听高贵妃道:“陆常在听说是家中的长女,底下还有五个弟弟和三个妹妹,也算是人丁鼎盛。”

当然,这也是陆常在被选中的缘故,毕竟这么多的弟弟妹妹,基本上都是她的额娘肚皮里出来的,说明她也可能很会生了。

虽然沐瑶不清楚额娘会生养是不是真的遗传,只是陆常在被这样选中,看着不像是乾隆的意思。

果然高贵妃就低声道:“听闻是太后娘娘特地点了陆常在,希望后宫能够帮皇上更加开枝散叶吧。”

如今后宫已经有六个小阿哥和一个小格格,加上皇后肚子里的,那乾隆就要有七个儿子了。

不过对太后来说,孙子孙女是多多益善,这样后宫才热闹。

乾隆一向孝顺,这点小事也就不会忤逆太后的意思,就让陆常在进宫来了。

那贵人自然是因为镶红旗的关系要被留下,那么林常在进宫来就更稀奇了。

高贵妃道:“传言林常在跟佛有缘,出生的时候正是佛诞日,而且在落日的时辰出生,霞光满天,云彩犹如佛像一样,皇上就留了她的牌子。”

沐瑶一愣,这都行?

跟佛有缘,恐怕也是让人进宫来伺候太后的?

想想如今跟着太后一心向佛抄经的后宫嫔妃就有好几个,先是嘉嫔,然后是仪嫔,接着是海贵人了。

再加上这个林常在,都快一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