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6页)

确实永琮身边伺候的宫人尤为紧张,他每次一动,周围人就跟着围成一圈,生怕他磕着摔着了。

于是就让永琮更不爱动了,如今他早就会走路,但是每次都有宫人抱着,都不怎么乐意自个下来走的。

皇后对这个年纪大才生下的幼子颇为宠溺,也由着永琮去了。

如今看永琮跟着永璋,一大两小在甲板上慢吞吞散步。

永璋很留意身边两个孩子,生怕他们走不稳,还一手牵着一个。

走得久了,他还一手抱着一个孩子,说说外边到了哪里,树是什么树,地方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特产,又有什么有趣的民间故事之类的。

沐瑶也不知道永璋从小究竟看了多少书,不管到了哪里都能信手拈来,仿佛所有事都记在脑海当中了。

有时候她坐在一边喝茶的时候,偷偷听一会,也忍不住听得入神。

沐瑶就忍不住惊叹,永璋这孩子真是聪慧,记性还好,一点都不让人操心,如今还会帮着带孩子了。

可以说有永璋在,永琮和永瑢两个孩子就没闹腾过,实在太省心不过了。

乾隆之前还担心两个孩子还小,船队要走很长一段路才会到岸上休息,船上的日子总归比宫里更无聊一点,孩子就容易坐不住而哭闹起来。

哪知道有永璋在,把两个孩子哄得服服帖帖的。

一起吃饭,一起散步,一起听念书,一起认点简单的字,一起练习写一写,再一起听故事。两个孩子一天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吃饭和午睡之外,个人几乎都黏在一起了。

晚上的时候,永琮还想跟着永璋一起睡,为此难得哭了一场。

皇后都哭笑不得,这才多久,永琮都不乐意跟着她回去睡了吗?

好在永璋是个会哄人的,也是一直带着永瑢,所以比较知道怎么哄孩子,不但把永琮哄得不哭了,还让他重新笑了起来。

不说皇后,沐瑶都挺好奇,永璋怎么做到的?

永璋就答道:“这个不难,其实永琮刚哭没多久,就已经想停下了。就是想哭一哭,看周围的人会不会妥协。要是这次妥协了,以后每次他都敢这样干了。”

所以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转移注意力,给永琮说:永瑢也是一个人睡的,没跟自己一起睡。

这样永琮就放心了,毕竟他会哭闹要跟永璋一起睡,就是怕永璋给永瑢继续说故事,自己却听不见。

沐瑶听得好笑,永琮才多大,这就如此有心眼了吗?

不过小孩子确实从身边人模仿了,如果一次奏效了,以后他就知道用这种手段来让别人妥协了。

所以第一次的阻拦很重要,永璋察觉出永琮在意的点,直接就告诉他,于是永琮就不闹了。

而且永璋还说,哭得厉害等会睡不好,早上起不来,他们那边会按照原来的时间吃完早饭就开始。

永琮哪里还哭,恨不能立刻擦干眼泪回去睡了。

沐瑶感叹永璋就是厉害,连小孩子的心思都拿捏得这么准了。

但是不得不说,永璋很有道理,永琮之后就再也不会哭闹,每天早睡早起,按时过来加入一大两小的小团体,继续跟着永璋学习了。

两个孩子手小,永璋也没让他们写太多字,免得手疼,对胳膊也不好,毕竟小孩子的小身板还在长大呢!

在永璋带着两个孩子读书写字说故事,沐瑶则是跟高贵妃和娴妃,偶尔还有皇后一起聊聊天,喝喝茶,看看风景当中,五台山就到了。

今儿外边光线不好,沐瑶出去的时候也没太在意,毕竟总不可能都是艳阳天,阴天也不奇怪。

只是等她到了甲板前,却见乾隆和皇后一脸无奈看着外头,高贵妃也是如此。

高贵妃看见沐瑶就凑过来小声道:“刚准备下船,外边就淅淅沥沥开始下雨了。只能赶紧让人去把伞拿出来,暂时也不好上山,在山下先落脚了。”

好在雨势不大,这时候下船去落脚的地方,也不会太狼狈。

沐瑶就无语了,其实乾隆是雨神吧,怎么上回去泰山的时候下雨,这次来五台山又下雨了?

他们一行人在细雨中下船,到达落脚的地方,自然是行宫了。

这行宫建造得匆忙,外表看着灰扑扑的,也没多少装饰,有点朴素。

等沐瑶进去后,才发现自己看漏眼了。

外边确实朴素得很,没那么多花哨的元素,原来所有花哨都在里边了。

估计是因为在佛门清净之地,行宫外边才会弄得那么朴素的,反正一般人也不能随意进去看。

如今打开门,她才发现工匠们所有的能耐都用在里头了,简直能怎么花哨就怎么来,金碧辉煌到有点刺目了。沐瑶也是无奈,工匠们显然抓住了乾隆的喜好。

果然乾隆对行宫颇为满意,安排各人自行去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