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7页)

孙儿大婚,太后很是高兴,多喝了两杯酒水。

等新人退下出宫,太后就有点撑不住,被嬷嬷扶着回去喝解酒汤然后歇下了。

沐瑶也多喝了两杯,脸颊有点红,看着身边的永璋:“二阿哥成婚后,没多久就要轮到你了。”

想想这么个乖巧懂事的儿子要出宫建府,然后有了妻儿,有了差事,有了新的生活,她又是高兴又是舍不得的。

永璋就笑道:“额娘,我的府邸才刚开始,不着急的。”

沐瑶无奈道:“你也不能让你嫡福晋等太久才是,我听闻她的规矩学得差不多,就等着跟你成婚了。”

永璋也是无奈,毕竟工部就那么多人,再怎么快也不可能头六臂,府邸得一个一个建才行。

大阿哥和二阿哥年长,就该他们先建好,尤其永琏岁数要大许多,再拖下去就不好了,得抓紧点。

永璋仗着自己年纪小一点,就放到最后,也能多逍遥几年,他就笑道:“锦氏的规矩是学得差不多了,又不能回去,在京城住着怪不自在的。若是额娘偶尔请她去圆明园来玩一玩,散散心就好了。”

沐瑶自然是答应的,草原上的小姑娘到京城来肯定有诸多不便,还离家远,亲属都不在这边,拘束也多,规矩也多,恐怕没那么容易习惯。

叫她去圆明园住一住,怎么都要自在一些了。

轮到永璋的府邸,他自然经常往工部跑,想要他们加快速度。

另外永璋还跑去跟乾隆提了,暂时工程处这边没什么事,也能派一部分人手去府邸那边。

都是技术活,一般匠人过去也不合适,内务府这边的人都是查过的,没什么问题,过去帮忙也是可以的。

乾隆点点头,也觉得拖太久不好,另外还让造办处也派了一部分人手过去。

原本还要差不多一年才能建成,愣是半年就做好了。

永璋抓紧时间布置,家具早就开始打了,如今直接送进去就好。

沐瑶很是好奇永璋的府邸,想要亲自过去看看这个儿子以后生活许多年的地方。

乾隆原本也想一起去看,被沐瑶拦下了。

开玩笑,乾隆都没去永璜和永琏的府邸看过,特意去永璋的府邸去看,别人不会多想吗?

她这个当额娘的过去看看就算了,可不能劳了乾隆的大架。

乾隆不太放心沐瑶独自出门,让永璋仔细些,另外还派了一队御林军跟着,浩浩荡荡出宫了。

沐瑶原本还想着偷偷过去,穿着便服悄悄出宫就是了。

显然乾隆的脑子里就没有低调两个字,当然他也不觉得这排场有什么,只觉得再正常不过了。

贵妃出宫去,哪里能静悄悄,没个像样的排场呢?

沐瑶坐在马车里,就不撩起帘子,当作没看见算了。

等到了府邸,她被扶着下车,发现街道四周静悄悄的,连个人影都没有,只以为这里都是贵人住的地方,一般人不会经过。

毕竟永璋隔壁就是永璜和永琏的住处,周围肯定也是非富即贵的人住了。

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出宫之前,乾隆就派人清场了,没得惊扰了沐瑶的。

沐瑶抬头看着牌匾,正是乾隆题的字迹,写着循亲王府几个字。

大门两边有一对石狮子,是趴卧着,姿态倒是有些不同。

亲王府的规制是坐北向南,宫门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凡正门殿都是覆盖绿琉璃瓦。

连地基的高度,围墙的高度都有讲究,不能矮了,却也不能高了。

另外正殿上面的吻兽也是分亲王、郡王等,不同身份也不一样。

除了这些规制之内,就能随意一些了,按照自己喜好来。

永璋领着沐瑶去了正堂,沐瑶看着这亮堂得很,就发现窗户都换上了玻璃,于是笑道:“你倒是够快的,把这里的窗户都换成玻璃窗了,看着光亮得很。”

闻言,永璋笑着点头道:“除了正堂,也就书房安装上了玻璃,毕竟这大块玻璃烧起来不容易,大多还是紧着皇阿玛的大洋楼那边。这些也是赶制出来的,得了皇阿玛允许才装上。”

正堂是招待客人的地方,自然要亮堂好看得很。

书房则是需要阳光,永璋不喜欢昏暗的地方看书。

除了这两处,其他地方就无所谓了。

一般府里有绣房,是嫡福晋喜欢做女红的地方,不过锦氏没有这个喜好,永璋索性也没让人建绣房了,而是建了个会客室,专门让锦氏招呼女客用的。

会客室就在湖边,打开窗户就能看见湖中景色。

夏天能赏荷,冬天两边还有梅花,秋天则是能赏菊了。

沐瑶看着会客室的门,就笑道:“你这心思够巧妙的,这不是工部的人做的,而是你特意做的吧?”

永璋笑着点头道:“就没有什么能瞒着额娘的,这木门确实是我特意想的,还是永瑢提醒才终于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