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石头里有水?(第2/3页)

刘青山瞧了一圈,看到就连高峰都一脸期盼的模样,显然一条船是不够用了。

想想上一次在江边野餐的情景,江水炖江渔的滋味,实在令人难忘,于是就叫大家收拾东西,中午就在那边野餐算了。

大姐老姐她们忙着准备吃喝,刘青山则去队部,给水库那边打了个电话。

接电话的正好是于老七,他正值班呢,一听说刘青山要借船去江岔子,于老七也不由得哈哈大笑:

“去,当然要去,不过青山兄弟,这次你们可得把酒准备足喽!”

于老七对上次的事也念念不忘呢。

双方一拍即合,约定就在小松江边上汇合,然后就撂下电话。

等大姐他们准备完毕,大队人马就浩浩荡荡地出了村子,一共十多个人,拎着大包小裹的。

到了江边,两艘船已经等在这里。

“七哥,辛苦你们啦。”

刘青山上去和于老七打了个招呼。

于老七黝黑的脸庞也满是笑意:“是我们跟着借光才对。”

于是众人纷纷上船,两艘船逆流而上,突突突的,向着上游的江岔子那边开过去。

“娘,当初我还以为你掉水里呢,都担心死了。”

山杏依偎在钱玉珍怀里,娘俩说着悄悄话,钱玉珍心中充满了愧疚,只是把女儿搂得更紧。

“这里的景色很不错啦。”

环顾四周,洪云生也忍不住赞美,这种天然的景致,在他看来,比起港岛的高楼大厦更舒服。

刘青山点了点头:“或许再过一二十年,这里就是著名的旅游区了呢。”

“不会吧,咱们这边又不是名胜,也没有古迹,人家来旅游看什么?”

郑红旗表示怀疑,他当然无法预见,以后旅游业会多么火热。

刘青山则笑笑:“郑大哥,以后的事谁知道呢,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郑红旗在脑子里回想一下:“这话是谁说的,好像挺有道理?”

刘青山只能是笑而不语了。

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来到了江岔子这边,如今已经进入到枯水期,江水平缓而清澈,两岸的沙滩也大片大片裸露出来。

不少沙鸥和其它水鸟,一群一群的在沙滩上觅食,看到人走到近前,这才飞起来,瞧那样子,也不怎么怕人。

其实只要不去吓唬和伤害它们,人与鸟和谐共处,一点问题都没有。

前提是,人类必须让这些水鸟,对自己产生足够的信任。

郑小小领着老四老五,已经开始在沙滩上撒欢,在沙滩上跑,当然不能穿鞋子,光着脚丫,留下一串串小脚印,那才是最好玩的。

刘金凤杨红缨和钱玉珍,也跟在她们后面,踩着松软的沙滩,心情也无比放松。

刘青山则领着一帮男人,去水边搜集浪木。

果然不出所料,经过夏天大水的冲刷,江边又堆积了一些浪木,捡就是了。

“这个我很喜欢啦!”

洪云生怀里抱着一个棕红色的浪木,形状有点像个元宝,这家伙,果然还是商人的气息重了一些。

郑红旗也发现心仪的目标,那是一个只有巴掌大小的浪木,形状像是展开双翼的老鹰,这东西应该很符合他的心境,大展宏图嘛。

刘青山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划拉,先弄回去再说。

至于雕刻成什么,那就归以后的张撇子他们说了算。

于老七和另一名开船的汉子,则在江边采蛤蜊,都是将近一尺长的大蛤蜊,去壳之后,里面的斧足用石头敲打松散,无论是爆炒还是烤着吃,都很美味。

“山杏戴的珍珠,就是从这里采集到的吧,我们可以再找找?”

洪云生看到打蛤蜊瓢子,不由面露喜色,也不嫌脏,蹲在那跟着一起清理。

别看蚌壳表面黑漆漆脏兮兮的,但是蚌壳的内层,是一层晶莹的珍珠质,闪烁着炫目的光彩,确实非常漂亮。

“哪有那么容易,东珠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于老七几给他打破头楔。

倒是刘青山笑呵呵地说着:“或许再过两三年,就能有东珠了,到时候,还真得麻烦洪大哥,帮着联系出手。”

他估摸着,海明珠那边,今年秋天,大概就可以着手人工培育淡水珍珠,三年之后,应该就会出货。

正好还没有销售渠道呢,这位洪云生,倒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

正聊着呢,就看到老四老五她们,撒着欢跑过来,小老四手里还举着石头:“哥,看看我捡的透明石,漂不漂亮?”

等跑到跟前,还把石头举起来,对着太阳,眯起一只眼睛照着。

村里的小娃娃,都习惯把这种透光的石头,叫做透明石,尤其是那些被冲刷得圆溜溜的透明石,更是小娃娃们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