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5/6页)

“啊啊啊!!我不是一个看星星的怪老头,我是天文学家。”

瞳老先生彻底的崩溃了,怎么就讲不明白呢。

“ 哦所以呢?你告诉我该怎么考,我就想当天文学家,以后躺在家里看星星。”

“!!小周伟,你给我走!走的远远的。”

瞳老先生生气的直接轰小周伟,不想再搭理熊孩子。

被扫地出门,啪的一声关在门外的周伟,无奈的耸耸肩。

旁边的刘飞都已经无奈了,他该如何跟自己的领导交代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呢?

还有他的好兄弟瞳镇,让他照顾的亲爹,又被气到崩溃了。啊…兄弟呀,对不起你呀。

…………………………………

随着知青下乡,时间越来越久,天气越来越热,也标志着各地也逐渐进入农忙阶段。

而且也不会那么清闲,本来知青们就觉得劳动难以忍受。

没想到那只是预热,接下来才是干活的时期。

越热越要干活,越干活越要累,越累心情越不好。

主要是这些知青们,城里的娃什么都不知道,有的知青甚至在给庄稼除草的时候,一不小心都把苗当成草给拔掉了。

村里的村民们立马就不干了,纷纷训斥,大队长直接差点骂到脸上。

知青们不知道庄稼地每一哥小苗都是老百姓精心呵护的存在。

粮食的事情就是大事,年轻的知青就觉得凭什么骂自己,自己不是已经道歉了吗?

不服的知青们有很多,本来就不愿意下乡的人,更加不愿意在村里呆了。

也有的知青们就觉得实在受不了村里的恶劣生活,水要自己打,任何东西都要自己去弄。

还要干那么苦那么累的活,谁愿意在村里呆呀,没有人愿意在村里呆。

马大队长就觉得自己算是捡到‘宝’了,10多个知青,在团结生产队里瞎搞乱。

他都要哭了,整天就在做裁判,评判到底是谁对谁错。

谁对谁错很重要吗?

为什么不能好好的干活?这可关系着一村人肚子的问题。

在面对这一些捣乱的知青们,马大队长硬气起来了。

“爱干干不干滚,你们要是真能回城里,那你们就赶紧托关系走人,我可不会压着你们的人不放!

要是没本事走人,那就塌下心来,该干活干活。这地里的粮食关系着你们明天是否饿肚子,我可跟你们说好了。

在村子里面没有人家有闲的粮食,每一粒米都要计算到位。你们要是不怕饿肚子,就随便的作妖!”

马大队长说话,简直就是戳人肺管子,他们这些知青下乡,要是真有本事的人,早就在城里找到工作。

哪怕这些知青长得帅长得俊,也抵挡不住他们愚蠢的双手,将苗拔掉的样子。

不少人家都在训斥自己的孩子:“你愿意娶一个这样啥都不懂的老婆?当个祖宗一样供着?”

“还是愿意嫁给这样什么都不知道的男人,你不仅照顾孩子还要养男人!”

本来喜欢看脸的村里的少男少女,有一些觉得自己有本事的,或者是觉得自己就算结了婚,就得听自己的了。

反正闹闹哄哄,整个生产大队都没有以往的平淡,反而像是油锅里放进了几滴水,炸裂起来。

不少生产大队队长纷纷去公社反映问题,尤其是开会的时候,人人都有话说,一肚子的委屈。

目的只有一个,别再给他们生产大队招什么知青了,彻底的已经受够了。

“要是再给俺们生产大队下放知青,咱们就不交公粮了,地里的苗都不够,这些知青是手拔的。”

“就是麻烦一大堆!明明已经下乡了,还瞧不起村里人,真不知道他们的鼻孔冲天能看见个啥。”

“爱谁要谁要,反正咱们不要知青。”

大队长们去公社里反映问题,开会的时候,真是受了不少的委屈。

村里人觉得他们已经以最大的诚意欢迎这一些下乡的年轻知青,村里人有不少都是住着土房子。

为欢迎这些年轻知青特意盖的砖瓦房。在村子里已经是好房子了,这些知青还各种嫌弃。

不是没有好的知青,有不少的知青刚开始不适应村里的生活,后来敢打敢拼,卖力的干活,也受到村里人的赞扬。

公社中每年都会有可以返回的名额,明明有的知青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取。

但是有不少的知青就是装病,后来因为瞎吃药,把自己真给作病了。

后来这种因病返回家乡的措施才会禁止,这就导致好的知青被迫留在村中。

就跟村子多么喜欢他们似的,其实村子也巴不得他们赶紧走呀!

公社领导赶紧安抚生产大队大队长的情绪,因为想要退回去知青,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全程只有周红军没有多说话,而且只有周红军等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