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第2/4页)

楚尚抱拳,道:“多谢将军。”

沐瑾说:“过几天我就要启程回去了,你们要是有什么事,现在尽管提。”

方稷道:“之前忙于战事,加上天气还没回暖,担心孩子要路上冻着,现在还在梧桐郡,劳烦大将军路过的时候,顺便接走。”

沐瑾无语地看向方稷,心说:“你不知道你娃跟我阿爹在一起?”好在老贾在跟前,回头把阿爹扔给老贾照看。他勉为其难地点头,道:“成吧。”又问他们还有什么事吗?

有赖瑶这个主将和楚尚这个地头蛇,再有门路宽广的方稷在,不管大事小事,他们都能商量着解决,没什么需要沐瑾操心的。

高浚在他们离开后,小声道:“大将军,他们关系如此亲厚,这……”

沐瑾抬眼看向高浚那欲言又止的模样,道:“我连你都不堤防,防他们作甚。军情部、军工部都有探哨斥侯,他们又不是吃白饭的,若真有什么不妥,自有他们按章程办事。”

高浚低下头去,道:“是。”

沐瑾问:“你是不是一直在心里琢磨我为什么会用你?”

高浚顿了下,点头承认:“是。”

沐瑾道:“当初我路过的时候,我们确实有过冲突,但那时候威远侯是给萧赫办事,你是给威远侯办事,我离开赵郡的时候,威远侯把萧赫的人宰了,赔了我五千两金子,后来再没听过萧赫的,默默盘在赵郡努力自保。我收完金子,这事就算是了结了。在英国公和我之间,你们选择了我,这我是领情的。你们守长岭山,是立了功的。你们已经做出了选择,付诸了实质行动,我有什么理由不信你们呢?至于我为什么会把你调到我的帐下来,那是因为威远侯倒势之后,你对他不离不弃,也确实有些本事。”

高浚沉默了,想到以前防着被陛下猜忌、防着陛下眼线,过的战战兢兢日子,再对着喜欢敞亮做事的沐瑾,心头极为感慨,朝他深深地做了一揖,道:“大将军是个磊落人。”

沐瑾笑了笑,便把话题扯到正事上,“你收拾收拾,跟着我一起去淮郡,近两三年内都不会有空回来,安排好家眷,想继续留在赵郡,或者是跟着去淮郡都成的。”

高浚应道:“是。多谢将军。”

沐瑾摆摆手,道:“忙去吧。”他又派人去把老贾叫来,让老贾提前赶去梧桐郡,让他阿爹先收拾起来,到时候好一起回去。

老贾默默地看了眼沐瑾,忘掉当初沐瑾说的那句,不准他阿爹留在他地盘的话。

沐瑾又找来郡府、郡监等人,把各项杂事都安排完,之后便带着人回淮郡。

他不赶时间,趁着回去的功夫,正好把沿途都巡查一遍。

首先重中之重,就是修路工程。他投入那么多的人力、财力,可不想修出个豆腐渣或者是偷懒工程。

西边多山,以前的官道都是沿着山脚绕来绕去,要多走许多路。修路队,要是想省力,沿着旧官道翻新、扩路,要省很多事,这样的话,原来的旧路基就还能用,只需要修一半新的,另一半旧的往上铺一层石子就够了。

事实上,他要修的相当于高速,尽量走直线,能不绕弯的就尽量不要绕弯,遇水搭桥、遇到小坡,从坡中间挖出一条路来,实在过不去的大山,这才选择绕路。

这样,一些绕弯多的旧官道就会废弃掉。守着官道,人流量充足,经济自然繁荣,以前守着官道的一些县,在官道改路以后,就会没落下去。道路规划的时候,玩点花样,保留原路也是有可能的。

沐瑾并没有废弃旧官道,而是让修路队重新铺了遍,这样以后还能成为县道、乡道或备用道路用。

他回淮郡的途中,便把新旧官道都走一遍,遇到修路队,也得顺便检查遍。

那些修路的战俘,但说实在的,打起仗来,兵卒子们其实并没有什么选择。别的地方征兵都是不管愿不愿意,直接就给带走了,逃跑不仅要掉脑袋,还要连坐。

沐瑾让俘虏修路,一来是不想直接把青壮放回去继续给对头当兵源,留三年以后,这些兵卒子再放回去,那都已经是物人非掀不起浪了,二来就是正好把修路的辛苦活干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得被人当作牛马牲口对待,该有的基础保障还是得有的。吃饱、穿暖、不受欺凌虐待,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军工部的工程兵,因为有了战俘干苦力活,他们现在相当于领班,负责技术、监工,防止战俘逃跑,对于修路标准、施工安全、包括日常的战斗训练,都还是得做到位的。

沐瑾遇到一队,就检查一队,遇到有问题的,先把监管部门先揪出来捶一顿。大多数情况都还行,修路工程也在顺利进行,他瞧着也还放心。

路都逛了,沿途的县、乡、村子也都去看了看。